4.老师好,我是高中数学老师,我家孩子高三复读,每次数学考试总是犯一些运算错误,很简单的题失分。再做一次能做对,他自己也在针对性的做提高练习。请问老师,是不是有什么潜在的心理原因?
有父母是数学老师,而孩子的数学每次都犯一些低级的错误,充分证明家长在平时对孩子有一定的严格要求,导致孩子在做数学题的时候有一定的压力,不能完全全身心投入在数学题当中,所以就会出现一些,简单的运算错误,所以的确是有潜在的心理的原因的,就是我们家长给到孩子的压力。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这个身份有没有带给孩子压力,或者说我们是不是在平时的和孩子交流过程中,的确是给了孩子这份压力。越害怕的地方越是容易犯错误。
关于考数学犯一些简单的错误,我们不要把它当作马虎等等,把它定义为一个能力,叫做提取信息能力不足,或者提取重要信息能力不足,只要是能力就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主只要能力就可以刻意的进行训练,从而来提高正确率,所以当下次孩子面对运算的时候,不再认为是很低级的事情,而会认为这是属于一项能力,我有义务提高我的这个能力。
另外最重要的当然是我们作为家长完全忽略这个问题,越是强调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反而不会被解决,直接把他忽略掉,不要再因为这个问题去不断的提醒孩子,你在运算上面容易犯错,不需要再提醒,直接忽略即可。
5.老师们好!我的问题是我家孩子今年上6年级了,他上课的时候经常给其他孩子说话,给他说了很多次,他都不改。他的成绩在班里排名在前面。我该怎么办,让他上课不再说话?
作为一个高年级的孩子,上课喜欢和其他孩子说话,无非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方面,他是真的没有这个意识,他完全不认为尊重老师的课堂有多么的重要,打扰别人的学习是有多么的不合适,他在认知上没有这个意识,或者说难听一点叫品德的问题。叫做公共场合的规则问题。这个需要我们在平时生活的一点一滴去培养,家长以身作则在合适的场合做合适的事情,不合适的场合坚决不做,并且明确告知孩子正确的行为规范是什么。
对其他人的尊重远远比成绩分数更重要。
第二方面他的确是控制不住,就是很喜欢说话,那我们要给到它充足的说话的机会,但是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其他的场合,尽可能给孩子创造表达自己的机会。鼓励孩子在课堂更多的举手发言,来取得关注,而不是上课讲悄悄话。
父母尽可能多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内心世界,很多行为的背后另有目的,对秩序的搅扰往往伴随着对关注的需求。
6.老师好!家里孩子现在大四,也不找工作,也不考研,就是喜欢玩手机看剧。吃饭都戴着耳机,家长感觉很焦虑,请问老师该怎么办?
大四的学生还可以称之为孩子吗?这个年龄段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他需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任。作为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把孩子的责任给孩子,不要再帮孩子扛着任何的责任。
明确告诉孩子,毕业之后,家里不提供任何的生活费,也不提供住宿,这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应对,如果他认为没问题,那就等着他毕业,如果他认为有危机感了,那就应该自己去为自己接下来的生活负责。
孩子吃饭都戴着耳机,不太和父母沟通,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家长在之前的生活中和孩子的沟通模式是非常不正确的,孩子在刻意回避和父母的沟通,或许我们需要换一个沟通的方式。
当然现在这个其实并不是重点,因为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孩子明白,他是成年人,他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我们将会在毕业之后不提供任何其他经济的支持了,而且父母必须得狠得下心,否则他会永远依靠你。早期不舍得让孩子动手,不舍得孩子去承担责任,现在是家长收获的时候了。如果狠下心让孩子去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没有更好的选择。
7·老师好,我家孩子10岁了,上五年级,最近学习下滑,引发焦虑,不知道该如何舒缓这种压力?
学习下滑引发焦虑,不知道是孩子的焦虑,还是父母的焦虑。
如果是孩子的焦虑,那自然是父母引导孩子正确的认识学习。从父母入手先放低对孩子学习的要求,强调努力的过程,而非最终的结果。让孩子关注学习的过程,增加对学习的乐趣,而不是把学习当作受苦受累的任务。无论是否出于对成绩的考虑,对待学习都应该是这个态度。
如果是父母的焦虑,同样从父母自身入手,修正对待孩子学习成绩的看法。如果短期的学习成绩都可以引发焦虑,大概未来的焦虑还会源源不断。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深入了解,最近为什么成绩下降,有没有可能是有什么事情,可以和孩子主动沟通,可以对关注孩子的生活,但是前提是有足够的尊重,关心不代表监视和监控。如果确认没有别的事情发生,则不需要大惊小怪。
8.朋友有两个女儿,小的12岁,初二,上课总是爱讲小话,成绩一般般,感觉她总是想表现自己,出风头,但是学习又不提高,可是又很爱面子,喜欢听好话,要求她做什么又拖拉,人家说,孩子的现在都是妈妈缩影,要怎么样做,才能让孩子看到一个好妈妈而自己主动改变呢?
谁的问题谁来咨询,生病不能找别人来代替看病,有医生也没法给代替看病的人开药方。朋友自己的问题自己来提问,不回答任何代替提问的问题。
3���Z�Xk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