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需要界限?
越早给孩子确立界限,孩子就越容易放弃他内心“试一试”的想法,只有给孩子明确地确立了界限之后,他们才会感到自由。
就如在黑暗中驾车过桥,如果桥的两边没有栏杆,我们会慢慢地、试探性通过,但如果我们看到两边的栏杆,便可以轻松而自信地驾车通过,孩子也需要寻找他的“栏杆”,找到了才会感到安全
在父母清晰表达界限之前,他会继续试探。与父母对着干,是孩子自我形成过程中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不过,其结果必须是让孩子知道这里由大人说了算,孩子通常不会承认这一点,但也不希望完全由他们自己说了算。如果孩子在没有设定坚定不移且始终如一的界限的环境中长大,他们会没有安全感,而且会呈现厌世的倾向。一旦让他们做出太多的决策,并且赋予他们太大的自主权,他们将错失每个孩子都应当享有的愉快的自由
当年幼的孩子朝父母或其他孩子打、推或扔某件东西时,父母要及时遇见孩子的行为,并阻止孩子的行为,然后坚定但就事论事地对孩子说:“我不让你打。”如果没有及时阻拦,在孩子打完之后要马上说:“我不想你这样做。”如果父母显得很生气,变得十分气氛,或者说得太多,有可能将孩子不期望的行为变成一个事件,由于过多地关注孩子的行为,无意中会导致孩子还想再打一次。
父母需要清晰、镇静、坚信地来回应,当孩子没有接受到他需要的明确权威,他会继续试探,促使父母来掌控局面。孩子在重复之前的不当行为时,就像手里举着一面小红旗,并且喊着:“帮帮我!”“让我停下来!”“控制住我!”或者“教教我!”所以父母在制止孩子不良行为时的态度非常重要,既不要放纵不管,也不可反应过度,要和善但很坚定告诉孩子界限,这样事实上孩子才更有安全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