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有其意义。
近藤麻理惠是畅销书《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作者,在b站上看过一点她的节目,发现她在教别人整理衣服的时候,如果这件衣服是不需要的了,她会教别人对这件衣服说谢谢,感恩这件衣服以前的陪伴,然后再将这些不需要的衣服以合适的方式处理掉。
看了于淼先生的一本在线书籍:《现代科研指北》,将其中部分关于论文写作的内容总结摘抄至此,仅供学习。
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生命力而不是私产。
一.遵循同一时间做一件事情的原则,论文的写作可以分为3个步骤:
1.【组织材料,时间占比~70%。】<a>建立一个分类系统,看到一篇文献,在脑海中将它定位到你论文中需要它出现的地方,比如前沿或讨论。可以基于思维导图,核心想法在c位,发散出背景、方法、类似研究等子话题,相当于使用树形目录组织文献。<b>关闭电脑,撰写论文大纲,想清楚每段的主题和结构。
2.【撰写初稿,时间占比~10%,内容为王,切忌追求完美。】马上动笔,一气呵成,拒绝完美,按顺序把想法说清楚,先把故事讲出来,有料。
3.【修改润色,时间占比~20%,主要针对表述。】
4.【检查,查漏补缺。】<a>大声将论文读出来。<b>请别人阅读修改。
时间分配的核心在于细化步骤,理清思路,一段时间解决一个问题而不是同时解决表述、语法、引用等多方面的问题。
优化考虑内容的表达,然后才是形式的修改,做到有条不紊,平稳写作。
二.关于写作顺序
一般的写作顺序为:图表→结果→方法→前言→讨论→结论→摘要,内在逻辑为实验数据-图表-结果是一个系统,所以趁热打铁最先完成。然后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先写方法,然后小综述-前言,文献需要看到位,最后的重头戏是讨论,这部分最难写,逻辑要求最高,结论有了,摘要顺其自然就写出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