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希望“得到”,但忘记了,有种“得到”是“付出”!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因为舍不得,所以也得不到。
更多的时候,是将“舍得”当成了迫不得已“恩赐”、或者是“说辞”。因为失去了,所以找个理由去“平息”心中的“认知失调”。
“平息”内心只是能是一种“选择”,并非是真正的“舍得”,真正的“舍得”是“心甘情愿”,是一种由内而发的一种“精神”或者是“意愿”,而不是用“结果”去证明这就叫“舍得”。
现在的人精于“算计”之后,也就不知道什么叫“付出”,那种“心甘情愿”的“心流”感觉,更多的是计算一下,因此而得到什么,更多的时候可以称之为“交易”。
“交易”一词对于现在人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禁忌词——能做不能说,但人是“要”脸面的,“要”即是一种羞耻感。所以为了让心安理得的去“做”,将这种“羞耻感”“美化”一般,这样做起来也就理所应当、顺其自然了。
都说“文字”是有力量的,真正的“力量”在于不断的“说服”自己相信这是“真的”,至于“词汇”本身的意义或许因为在不断的“引用”中,越来越变了味道……
没错,这可以叫“解读”,至于“解读”成什么样子,全在于“说”的人如何引导,这也可以称之为“认知”,当“引导”成功了,彼此的“认知”也就达到一个“水平”了,至于是真的“持平”了,还是“装”、“假”的持平了,那就要因人而异了。
当然了,“持平”的前提是彼此能够“各取所需”,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交换”,也是“交易”的一种。
其实,每个人都不希望如此,因为这样“挺”累的,心累、脑累,身累,总希望能够“轻松”的与人交往,但更多的时候只是“希望”、“向往”,并非是是“难”,而是“做不到”,因为“惯性”在左右着自己,也可以说是人的“本能”左右的着自己——“打”或者“逃”。
并非对面的“人”有多么可怕,而是自己担心会有“损失”,所以更多的时候的“交往”是一种“战斗模式”,既然是“战斗”就会有输赢,哪怕是“平局”也是一种“输”。
现在最多的喜欢说“双赢”,真正的“双赢”是先达成“一致”在去“赢”,而现在更多的“双赢”不是“迎合”就是“屈服”,并非是心甘情愿的。
人与人的交往也是如此!
![](https://img.haomeiwen.com/i982673/c981c5bd157fbde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82673/08dd6952b4faf8a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