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很奇特,离开了金融单位,才知道自己的知识非常不够用。每天听财经新闻、看金融方面的书。
最近终于有时间看完杰西•利弗莫尔的《股票大作手操盘术》。几年前一位同事送给我的,一直忙于拉存款,从来没有翻开过。
这个以“投机”为事业的男人,用30年的心血总结出来的“点金术”是什么?
你有没有一颗金手指,说不定看过会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绝不要因为某只股票看起来价格过高而卖出它,同样,
也不要因为某只股票从前一个高点大幅下滑而买进它。
而是要认真分析它上涨或者下跌的因素。
相信不少人有过这个经历,撞大运买到了大牛股,可是连续两个涨停板就受不了了,赶紧落袋为安。而后看着它一路绝尘而去又捶胸顿足。
而在市场已经下跌的时候,他们又犹豫不决,舍不得折掉本金,心里劝慰自己“下一波行情我就平仓”。
然而,当行情到来的时候,他们却忘记了自己当初的计划。
我有一个朋友,是典型的老股民。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的本金在股票市场亏掉了6成以上,当时他的口头禅是:“等回本了,谁不卖谁是孙子。”
后来你们知道的,运气很好,赶上了2007年的大涨。朋友很快回本了,不小心还赚了大概3万。
当然了,这个时候在朋友的心里,“本金+3万”都成了自己的钱了,跌一分也心疼,涨的慢就心碎。
再后来你们也知道,3万没有了,口头禅又回来了。
人性的弱点总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归根结底,还是根本就不明白涨跌的原因。
没有武松的本事,见到老虎自然也扛不下山,反而有可能被老虎伤到。
问题在于,涨跌的原因又有几个人知道呢。
每当了结一笔成功的交易,都要把利润的一半提出来放在一旁储备。
投机者唯一能从华尔街赚到的钱,就是当投机者了结一笔成功交易后从账户里提出来的现金。
利弗莫尔讲了一个小故事:
在一次利润丰厚的交易过后,他发电报通知纽约交易厅立即转一百万美元在他的银行户头。
过后,电报员说他当了20年的电报员,第一次经手经纪商为自己在银行存款的电报。以前的电报,都是要求客户追加保证金的,从没有人像你这样做过。
当市场向下的时候,他们的钱被套牢,当赚取了利润的时候,他对自己说:“下一次我将赚取双倍的利润”。
这好像说的就是我。当股票涨的时候,心里容易后悔:哎呀为什么我没有买10倍,而当市场跌了的时候,总舍不得离开,丢了钱总是不高兴。
假设我的本金是10万,曾经涨到过15万,那么当亏到9万的时候,对我来讲,痛感不是损失了1万,而是6万。
验证了多次后,我选择了离开股市。而实际上,我的症状或许并不是特例。
利弗莫尔说:
我唯一遗憾的是,没有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始终贯彻这一原则
他说的是盈利后取出一定利润这句话。
你看,无论你是大师还是散户,人性的弱点,普遍存在
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也不具备深度分析股票的能力,就只能存款了吗。
每个人有不同的选择,有人喜欢博取P2P的高收益、有人买房子置地,对我来讲,的确是更喜欢选择基金。
基金当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我也不是卖基金的。基金经理一样要面临人性的弱点。
只不过它比较适合我:起点低,单笔定投都可以、选择范围广。
在持有的资产从股票变成基金后,我的心态会比较淡定,能够平静的接受亏损,也能够比较从容的赎回收益。
基金的当日净值每天收盘后才知道,所以我并不需要经常看一下这会赚了或者赔了多少钱了;
愿意的话,你的基金随时都能够落袋为安,不会出现和股票一样被跌停板封死的情况;
基金适合所有人吗?并不。
曾经在银行的时候,经常说一句话: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反过来说,你要买适合你的产品。
如果你看着股市的起起伏伏不买就难受,而你能认真研究市场并且多次盈利,你就适合角逐更高收益;
如果你只能赚钱不能亏,看到自己的账面上有任何一点的亏损都要抑郁一整天,都要认为自己上当受骗了,或许稳健型的理财产品更适合你。
至于现在是不是“牛市”,何必执念:
一旦你心里认定现在是熊市,再联想上一个牛市涨到几千点,就难免会变得偏执。
攻了2800就要上2900,破3000指日可待,最高能摸四千,上回可是到了6000。
别忘了,上一次的期望值,是1万点。
利弗莫尔说,
投机是天下最富魔力的行当。
但是,这行当愚蠢的人不能干,
懒得动脑子的人不能干,
心里不健全的人不能干。
还有一条:
企图一夜暴富的冒险家不能干。
对照了一下,我不能干。
老老实实做定投、买理财、研究其他的好产品,
看股票的时间,我就省下来看个电影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