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休息,晨练后顺道儿来集市凑个热闹。也好买点蔬菜水果之类。
小卡车上满满一车新鲜猕猴桃让我止步问价。“咋卖?”“10元3斤”。我和卖家一问一答。心想着,平时超市都是五、六元一斤,这个价蛮划算。此时,周围已经有几个大爷,老太太正在低头挑捡着。我要了个袋子,也赶忙挑选,生怕被别人轰抢完了似地。“我不给你还价讨价,你让我吃够数量就是”我边挑拣边友情地提示着商贩。“放心,这年头都是电子秤,谁敢?”商贩掷地有声应着。只见他熟练地从车上又添了三个猕猴桃放入袋子。“凑个整数吧,20元刚好六斤,”他说。我扫了微信二维码付款,拎起猕猴桃走人。那些老太太、大爷们仍在认真挑拣着。
“玉米,刚摘的嫩玉米,5元钱四个。”一个中年妇女泼辣地冲着过往的赶集人叫卖着。周围几个人有的在拨皮儿选着,有的在自言自语嘟噜着。什么玉米个头儿太小了,玉米煮熟后也不知是否香甜等。我犹豫地凑到仅剩半三轮玉米车前,反复挑挑拣拣,心想,这个是论数的,最起码不会缺斤少两?大嫂伸出脖子上挂的二维码示意我付款。10元钱买了八个玉米,真值!也觉得太便宜。我高兴同时,心里暗夸马云这个前所未有的能人,如今,市场上小商小贩,包括卖烧饼的,喝胡辣汤的,手工烙油馍的婶子、大爷、大哥、大嫂们都在使用支付宝或微信扫码支付。既省心省时,又不怕有市场上有假币。
高兴,猕猴桃是新鲜的,玉米买的是鲜嫩的,心里盘算着再转转买点青菜,这时,一位手里同样拎着一袋猕猴桃的大妈拍拍我的肩膀,悄悄话“你猕猴桃买亏了,我们买的都是10元四斤”?我一愣,干瞪着眼注释着这个面前似乎面熟的老女人,(刚才买猕猴桃时看到过她)带些埋怨说“你刚才咋不明告诉我呀?”她若无其事地径直走去。……
哎,算了,谁让自已当时不还个价呢?我安慰着自己。
集市口东处,一老一小边吃油条边吆喝着,“新鲜的白菜苗,没有打农药的新鲜白菜苗…”我上前先问大爷多少钱一斤?少到底多少钱能卖?看着满脸沧桑的老人和他跟前10多岁穿着破旧脏兮的可怜男孩。从心里狠骂自己,真不该给他爷俩讨价还价。
大爷把手中油条递给男孩拿着,拎起一捆白菜苗和蔼地说“我们不论斤卖,自家地里种的,吃不完随便换俩钱行了,这一捆估摸着也得二斤有余,你看着能值多少,随便给吧。”听到大爷的话,再想想自己刚才讨价还价的语气,脸竟红了…大爷没有微信,我从兜里翻出唯一的5元现金递给大爷,大爷连忙从口袋里拿出一枚一元硬币要找给我,我推让了回去。然后大爷帮我把白菜苗扎捆结实连声说“谢谢你。”(他没有袋子)面对诚实忠厚的大爷爷俩,我礼貌地点点头回答“我应该谢谢你们”。
手里拎着从集市采购来的东西,边朝家走边寻思着社会上人和人的不同之处。南拐处碰到拎着一袋嫩玉米同小区住的郝主任,(听说是妇幼保健院工作的)相互打招呼后,她问我在哪买的玉米?多少钱一个?我如实回答。巧了,她和我都是买的那个大嫂的,可惜人家郝主任买的是5元六个,而我买的是5元四个?我晕!
是啊,凭工资吃饭的人,过日子是要算计的。今早我倒是被别人“算计“了。。哑巴吃黄连,就这样了,老婆要是知道肯定会吵死我的。
老婆接过我买来的东西,带点讽刺语气说“日头从西边出了,今天咋还知道赶集买菜哩。?”我没有回答,忙打开袋子让她鉴定买的猕猴桃是否可以,妻子也并没有问多少钱一斤,但,妻子从里面挑出了三个已坏掉的猕猴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