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书·读人
这两年,我一直保持着每天读书的习惯,积累下来,一年的读书量,竟然能够达到200本之多。初听此言论的人,或是不信,或是好奇,总之,大家都觉得不正常。
可是,又有什么事情是正常的呢?
大家都知道熟能生巧,殊不知,读书也是如此。尤其是我们在大量地阅读之后,读一本书便不再单纯地是读一本书。读书,逐渐成了一种路径,而且是一种了解生活、了解自己的最好路径。
无数人走在自我探索的路上,更多的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接近理想。
[图片上传失败...(image-348882-1651036767542)]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到底读的是什么,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身。所以,读书,往往读的并不是书,而是我们自己。当我们懂得了自己之后,再去读书,这时候,读书又上了一层境界,那就是——读人。
是的,当我们了悟了自身的经历,又觉得不够酣畅淋漓的时候,我们大可以选择继续阅读,沉醉在书籍的海洋中,领略一个个鲜活的灵魂。
这些灵魂的拥有者,不仅仅是作品本身提及的人物,更有这作品背后的构筑者——书籍的写作者。
我喜欢在读一本书之前,先读读这本书作者的小传,哪怕这作品与作者的经历没有丝毫的关联,我也愿意去做这样的尝试。也正因此,我不仅仅读到了一些优秀的作品,更通过这些作品,走近了一个个伟大的灵魂。
2.《昨天喝了河豚汤》
这本书,初看不觉得惊奇,仔细一看,才发现极对胃口。尤其是对于我这种有收藏癖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福利。
[图片上传失败...(image-27cc98-1651036767542)]
《昨天喝了河豚汤》,这书的名字挺怪,但实际上,它大有来头。日本的俳句,我们都或多或少了解一点。“昨天喝了河豚汤”就是松尾芭蕉创作的一首俳句。
本书的作者何建宗,更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作为香港青年文学奖的评审,他自是见过很多优秀的作品,也正因此,他在评论各个作家的时候,才能够如此游刃有余。我很喜欢何建宗的工作,但从本质上来说,我似乎也在用自己的途径,在不断地接近着心目中的理想生活。
[图片上传失败...(image-362550-1651036767542)]
这本书的封面,是可爱的河豚。这种画风,一度让我忽视了这部作品的严肃性。和它的正文相比,《昨天喝了河豚汤》这本书的目录字号,像是刻意缩小了一样,浓缩成紧凑的两面,让人实在猜不透作者的意图。
直到翻开正文,随着作者娓娓道来,我才发现,这本书是多么地对我的“胃口”。封面和目录的疑惑,也就瞬间不重要了。
3.文章憎命达:50位作家的比惨大会
《昨天喝了河豚汤》这名字到底是隐晦的,从内容上来看,这本书主要记叙了50位命运坎坷的作家。作者通过对这些作家命运的讲述,来向读者传递自己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
当人类文明进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各种精神上的困惑,反而高于了饥饿对人的折磨。文学的“有用”属性,在《昨天喝了河豚汤》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针对不同的问题,这50位作家从不同的侧面,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这种回答,是意韵深远的。很多道理,我们不能直接领悟,除非主动阅读,自主思考。
这本身就是对读者的一种考验,而我,特别喜欢这种考验。
[图片上传失败...(image-501dca-1651036767542)]
关于生活,关于世界,每一个作家,都极尽所能地诠释,可依然没有一个人能够给出最为完美的答案。
其实,我想说的是,完美的答案,从来都不是真实的存在。因为,从底层逻辑上来说,每个人对于“完美”的定义,都差之甚远。
我看到了海明威、欧亨利和赫尔曼·黑塞;我看到了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和马尔克斯;我还看到了米兰·昆德拉、艾丽丝·门罗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这些作家,他们都不是完美的人,但他们用“写作”这种方式,将生命进行了升华。
[图片上传失败...(image-4d8abe-1651036767540)]
我们通过阅读何建宗的这本《昨天喝了河豚汤》,来进一步地拓展自己的阅读面。同时,我们还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作家,进行一次纵深的阅读。每一位作家,何建宗也只是选取了一个有代表性的横截面,但实际上,对于一位作家的解读,可以是很多元的。
我们完全可以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重塑自己对于这些作家的看法。也正是在这种探讨中,我们更接近自己的灵魂。
读书,不就是为了更接近自己的灵魂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