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书-《我们仨》

读书-《我们仨》

作者: duola17 | 来源:发表于2020-06-15 20:08 被阅读0次

这本书是无意间在微信读书上看到的。

百度百科上介绍本书作者杨绛先生:“杨绛,钱钟书的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年—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女士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

说来惭愧,我知道杨绛先生还是因为2016年她去世,当时有同事在朋友圈发过,也有提《我们仨》。但那时候并未想特意去看。

同样觉得惭愧的是,我对于中国近代史并不是很了解。一直以来,历史地理政治这些都是我的弱项,读书也是选择了理工科。所以我在看《我们仨》更多的感悟是“家人”和“亲情”,对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还是缺少感悟。

文章最开始是以一种虚实结合的手法讲述了三人相聚、离别,那好像是一个长长的梦,因为失去了的,有时候只能在梦里还能拥有吧。后面开始回忆生活的点滴,他们从认识到国外留学到回国归来,经历了上海被侵略、新中国解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等,但是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人生,最重要的始终一家人心系彼此。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未,锺书去世。 我们仨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就这么轻易失散了”,这是一种怎样的心酸?生命有时候很顽强,但有时候又很脆弱,这种离开,便真的再也不能相聚了。这时候杨绛先生已经年过八旬,这里面太多的无奈和思念,也只能化作笔尖的一行字。我想起今年外婆过世,外公和我说,“以后就我一个人孤孤单单了”,这些年,也许照顾生病的外婆真的很累,可是就像外公说的,至少从外面回来还会有人问你“是你回来了吗”,晚上也可以说说话。这种分离,是永别。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所以家之所以是家,是因为有亲人才是家吧。我和家人相聚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小学的时候每天在一起,读初中、高中、大学都是住校但至少还有寒暑假,工作以后基本就是一年回家一两次了。我也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于是更多的时候都只是给一些经济上的支持。可是我知道,爸妈老了,他们所需要的从来不是这些,需要的是陪伴,是和他们说说话。今年,我也算是步入30了,可是回到家,爸妈依然还是什么都不用我做,做菜也总是问我喜欢吃什么,每次回深圳总是巴不得把家里有的都给我捎上。上次回家把那个小度音箱带回去了,老爸一开始说这个东西没啥用,可是后面我发现他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用我教他的方法叫小度唱歌,妈妈回来后还特地跟她说来看看这个新奇的东西。其实他们现在就好像我们小时候,在接触到新事物的时候也会有好奇心,而我也希望,我们都能一直保持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和兴趣。

这本书的附录,有钱瑗在病床上写的《我们仨》的手稿,她们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他们仨的故事,这份纪念和留恋便是他们在人世间最美的记忆。看到60岁的钱瑗在父母面前也依然乐观可爱,可是却又是那么体贴懂事得让人心疼。

每个人和家之间,就像有一根看不见的线,为了飞的更高更远,这根线可能很长很长,可是只要家在,在外的我们就可以沿着线回家。我想,杨绛先生应该也找到她的归途了吧。

by Sophie 2020.6.15 20:08

相关文章

  • 《我们仨》杨绛先生 读书笔记

    《我们仨》杨绛先生 读书分享 一、好句摘抄: *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

  • 《我们仨》- 钱钟书和杨绛的“探险”

    《我们仨》- 钱钟书和杨绛的“探险” 来源:《我们仨 - 杨绛》 1、介绍 樊登读书会: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录...

  • 【0217读书感悟】鱼七

    【0217读书感悟】鱼七 书名:《我们仨》 分享:这两天读的都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初看的时候是写阿圆和她父...

  • 《我们仨》读书

    《我们仨》杨绛 看完整本书的一个感受就是很温暖,不管遇到什么事,家人(我们仨)都一起面对,陪伴在一起,才是最幸福的...

  • 【读书/我们仨】

    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摘自《杨绛.我们仨》

  • 读书-《我们仨》

    这本书是无意间在微信读书上看到的。 百度百科上介绍本书作者杨绛先生:“杨绛,钱钟书的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

  • 读书 | 我们仨

    读杨绛女士写的《我们仨》,平凡的烟火气,却能写的倍感温馨。有趣的人总是能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平淡的文字却把情意表现...

  • 读书《我们仨》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一文中提到过大跃进时期的"拔白旗"。 “恰在反右那年的春天,我的学术论文在刊物上发表,并未引起...

  • 读书随笔《我们仨》: 一个万里长梦

    读书随笔|《我们仨》: 一个万里长梦 书名:《我们仨》 作者:杨绛 “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过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

  • 一本好书:《我们仨》

    1. 终于遇见我们仨 说来惭愧,购入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凑单。 即便之前看各种必读书单推荐的时候,经常能看到《我们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我们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dh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