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是伴随人一生的情感,这种关系无论你怎么逃避,它都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而有一段健康的亲情关系,是每个人都极度渴求的,因为当人对最亲近的人感受不到爱时,他(她)闯荡社会就只会专注一件事情,那就是寻找爱。
这个寻找爱的过程注定是艰苦的,而且大部分会无疾而终,导致事业也没有理想的结果。
这两天我听到一位前辈说了句话,在我心中引起的反响巨大。他说:“我们来到人间,不仅要修行肉身,也要修行灵魂。”
从道教和佛教的层面来理解,肉身是这一世的父母,兄弟姐妹,爱人,朋友。跟他们融洽相处是修肉身。
而修灵魂,则要按照修行的角度解释。每个人来到人间都是修行,修行的主体是灵魂,降生在不同的肉体凡胎上。有的人要修几世,有的人要修几十世甚至更久。只有修行成功以后,才能够位列仙班,回到神界去。
信的人会一心向善,吃斋念佛自我修行,不信的人觉得这简直是扯淡。可是我今天想谈的话题,是按照修肉身的这个理论,怎么去处理亲密关系。
这两天我一直在自我反省,因为我从小到大都和家庭不睦,从小学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长大了离开家以后就再也不要回来。并且还仔细算了一笔账,等有一天把父母的抚育费还完,我就对他们没有任何亏欠。从此就去浪迹天涯,寻找我的爱和自由,去过我最想过的生活。
这两天我责怪自己,也试想着要不要跟父母和解。比如父亲节了,给爸爸发个节日快乐,再转个红包。思考了好几天,我还是做不到。
我也问自己,为什么做不到?如果我主动给他们发信息,他们一定是开心的,虽然不能完全化解我们之间的隔阂,可是依然能换来短暂的父慈子孝。
我还是做不到,我依然坚持自己是任何身份前,我是一个独立的自己。如果做他们的孩子,让我感觉到尊严被践踏,人格被侮辱,那我拒绝向任何世俗和道德关系的屈服。
谁会不爱父母呢,又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我想,任何事情都需要良好的时机。时机到了,一切都会顺其自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