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缅怀故人的日子,也是家中亲友相聚,一起踏春的好日子。
01
清明节前一天晚上,我们全家都做好了出行准备工作。我妈准备踏春出行用品,老婆准备孩子的衣物和奶粉,而我则规划出行路线,准备明天给我岳父扫墓。
清明节当天四点早起,经过简单的洗漱后,我家三个大人,如战场上的战士,将家中两个“皮猴”,五花大绑似的穿戴起来,行动迅速有条不紊。全靠一家人分工明确,我们五点钟准时在我老婆娘家与亲友们会合。
我们这次出行目的地,是离武汉150公里一座称为“鸡鸣尖”的小镇。我岳父的祖上是这里人,所以他家过世的亲人大多埋在这。
从武汉到达“鸡鸣尖”镇有两条路线。第一条线路走巨龙大道途经武汉黄陂区上高速到达;第二条线路走城市三环线上沪武高速绕行到达。第一条线路的路程比第二条要短30公里。
我选择走第二条路线,理由是行驶第一条路线去黄陂的车辆会很多。因为武汉有句俗话“无黄陂就无武汉”,所以前去扫墓的人流量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五点十分出发,在我精心规划的路线中,完美的避过堵车路段,在七点左右顺利到达目的地。
02
平时人庭若市的小镇上,今日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我在镇上买了一些扫墓用品后,又开车绕山丘环形至墓园。
这里扫墓有几点习俗。首先少要炸一万响鞭炮 。接着墓碑两旁要各放置一束花,摆放的贡品需要大块猪肉、大半片鱼、大盘切好的鸡肉、碗口大小的菜包和三杯白酒。然后再烧香、烧纸、晚辈依长幼顺序进行磕拜。最后祭拜完后从山上下来,参加祭拜的人要到附近的亲戚家喝一碗土鸡汤,祭祀仪式才算完成。
我两个孩子不满五岁,按“规矩”是不易参加祭拜的。我妈就带着孩子在二叔公家等候。
由于前几天四川凉山发生的大火。当地村委非常重视火灾防范工作。我和几名平辈的兄弟,将墓周围两米内的杂草清除干净 ,解除火灾安全隐患。同去的长辈们负责清扫墓碑,摆放祭拜用品。
随着鞭炮声响起,祭拜仪式按流程顺利的进行。大概一个小时左右,点点火星熄灭,我们缅怀完故人后就下山了,去二叔公家里喝鸡汤。
03
“鸡鸣尖”这地方以散养土鸡而闻名。二叔公家就住在当地,他开办了一家养鸡场,全是散养的土鸡。养鸡场由二叔母来打理,二叔公跟他儿子在镇上美食街经营一家鸡汤馆餐厅。
二叔母做的鸡汤,汤头色泽金黄,汤中鸡肉炖的软嫩滑口,汤汁肥而不腻,口口爽滑。我连喝两大碗。
鸡汤喝完后,祭拜仪式正式结束。
长期不见的亲友们团聚在一起,屋内屋外热闹起来。听长辈们唠嗑,与平辈们谈论家常,看着晚辈们玩耍,其乐融融。
午饭后,我牵着孩子跟随亲友们上山挖竹笋。清明时段是易吃竹笋的,我挥舞着锄头,将竹林地上的竹笋,连根挖起,不知不觉中就装满了一大麻袋。下午三点半,我们告别了二叔公,满载而归。
归家的途中车流量比较大,车外道路时常拥堵。车内充满欢声笑语,旅途中不会感觉寂寞。清明缅怀故人,踏青出游,收获快乐无限!
春光明媚到清明,
细雨纷飞润大地。
踏青郊游好时节,
呼朋唤友齐相聚。
烦恼忧愁脑后抛,
游山玩水总悠闲。
您的点赞就是对我的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