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培东老师在一次讲座中提到自己有一次外出上课,一节课里四次叫一位不愿意出声的女同学回答问题,那位女同学从开始的一言不发,到后来的跟读一个词,再到最后能回答一个词。肖老师说,他已经感觉到女孩子比较自闭,不在乎那位女同学答得对不对,只要她能抬起头说话就行。后来该班的老师告诉肖老师,那位女生有较严重的自闭症。因为等待女生回答问题耗了不少时间,导致课超了十分钟。回来他就写了一篇教育叙事《十分钟,是给她的》,“每一位学生我们都应该去帮助他,改变一点是一点”。
看着看着……眼前一片迷离,把我带到了过去的时光。
去年司马格峰老师执教的《一鸣惊人》那节公开课,我记忆犹深,本来她准备的非常充分,可开始上课的时候,电脑却出故障了,只好改变思路,开始上课。在讲课中,她提出的问题并不是太难,但整整一节课,回答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只有一个学生无论老师提什么问题(这个学生是教师的孩子,喜欢读书,平时在办公室看见他的时候大多时间都是在看书。)他读把手举得高高的,司马老师当时还戏谑地说:"这课堂成我和明远对话的课堂了。"我们在下面听课的老师也是急得一身汗……
再回想自己的课堂,也是如此 ,提出问题之后,声音此起彼伏,感觉学生都有话可说,可让学生单独发言的时候,教室立马鸦鹊无声。举手回答问题的天天就那么几个,当然,不是说举手发言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而是教室里总有那么三五个学生 ,半个或者一个学期过去了,甚至一个学年,在课堂上从来不说话,课下和老师也从无交流。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教学成绩……我没有肖老师的耐性,没有肖老师的从容,也没有肖老师为学生搭梯子的智慧,所以,我的学生没开口的依旧没有开口。
教学,是面向群体的,它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有被抛弃的感觉。”我想,我也要为自己班上那几个不愿意开口的学生做点什么了。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数,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心灵震撼另一个心灵。而教师就是那个点亮学生心灵的人!先不要在乎成绩,来一次“曲线救国”“无为而治”吧!
在学习语文百花园的时候 ,有一道拓展与交流的题,以前在训练这道题的时候,都是先读读泡泡里面同学的感悟和体会,然后让举手的同学分享感悟和体会,就算结束任务。这次,我改变以前的做法,按座次序,人人交流感受,说实在的,我心里没一点底,可出乎我的意料,到王晨臣的时候(一个被我们贴上标签的差生,不交作业,不回答问题,也不参与任何活动的学生。)他竟然说:"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鷲鹰啄食他的肝脏时,我感受到了他的坚强。"孩子,老师为你点赞!""加油,相信自己!"孩子腼腆地笑了。
在三八节的时候,我利用作文课的时间,先给学生讲保冬妮的绘本《我爱妈妈》,我边讲让学生边猜 :"保冬妮的妈妈是个怎样的妈妈?"一只只小手都举得高高的,赵国超(一个也是被我们贴上标签的差生)举手了,我对他的回答充满了期待,"保冬妮妈妈是个残疾,是个身患重病的妈妈。"他大声说。"那么,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妈妈?""了不起的妈妈。"他脱口而出,教室不约而同响起了掌声,说真的,我有点意外,好一个了不起,"你是一个了不起的学生。"我对他大加夸赞,他害羞地低下了头,但脸上却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眼神里流露出一种光彩。故事结束之后,我又让学生看了一段《当你老了》的视频,最后,让学生给妈妈写颁奖词,作为三八节的祝福。当我翻看学生写的颁奖词,王晨臣又一次给了我惊喜。
妈妈,如果你是天空,我就是白云。
妈妈 ,如果你是大海 ,我就是小鱼。
妈妈,如果你是大树 ,我就是树叶。
妈妈 ,如果你是草坪, 我就是草坪中的小草。
爱你的王晨臣
让每一个学生站立在课堂的中央看着这份字迹工整且厚重的颁奖词,我心里五味杂陈,真正体会到了静待花开的含义。孩子的成长教育需要爱心,耐心,不能太功利,不能急于求成,一味地向“分”看必然会适得其反。教育是让孩子发现自我,肯定自我,使他自我,使他快乐的过程。也就是说教育要把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引导出来,帮助他成长成自己的样子,帮助他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而不是为社会机器塑造一个合适的螺丝钉。
山因水而更加灵动,水因山而更加妩媚。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因为遇见新教育能站在课堂中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