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瓣上一位作者叫“科幻少年一点红”,有篇日记标题叫“中国式教育对我造成的伤害”,说晚上做梦梦到好多单词没背,被急醒。
我偶然看到,千头万绪,厚颜无耻地“借”了这个标题,写下此文。
我哪怕是工作以后,也还经常做一些学生时代的噩梦,要么是在背英语单词,要么是在给别的同学背英语单词。
初中时,我是英语课代表,有这个任务。每当放学后,小组成员一个个排着队,到我跟前背。背得快的,自然流淌,犹如和尚念经,还带着点漫不经心;背得慢的,磕磕绊绊,苦着一张小脸,眉头紧地能夹支铅笔。有时我也给点提示,不光是因为心软,更担心没完没了——毕竟他们背不完,我也不能走。
有时还会梦到早自习。
那时,每天早上7点前要到学校,带领全班早读。放下书包,第一件事就是掏出英语书,走上讲台,故作镇定,扯开嗓子吼一声:“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几页……”或者是“现在开始默写单词……”虽然任务简单,按部就班,但走上讲台的短短十步,我却倍感压力,简直和上死刑断头台差不多。
那个时候,没学到什么狐假虎威的本事,脾气也挺好,所以早读,全班基本乱七八糟,有气无力;默写时又交头接耳,纪律松散。只有等班主任或者英语老师来了,往班级门口那么一站——效果堪比见鬼——大家这才收敛。
其实最大的压力还不是这些,而是收作业,因为总有人不交。
作业本都是这么收的:最后一排的同学把本子交给前面的,前面的人打开第一页,把刚才那位的本子叠在上面,合上,再交给前面的……就这么依次往前,直到传给第一排的同学。我收上来一数,缺的是谁早已心中有数。我追问,他们也会敷衍、搪塞几句,请我手下留情。但我是课代表,这方面实在没法假公济私,只好写个条子注明某某某作业没交。他们也没辙,第二天还是得乖乖补交。
但我也没遭记恨。
我那会儿读书,同学之间斗斗嘴、闹闹别扭也是有的,但没遭遇过什么校园暴力、欺凌事件,深感幸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是总体基调。这大概就是少年人的本色,单纯质朴。
记得有一回,我在政治课上整理刚发下来的英语卷子——事后,我总不免后悔,不明白自己为何要在那种情况下“挑战权威”——这番举动彻底惹怒了政治老师,她一个健步冲下来,把我手里的一摞卷子一把夺过,一撕为二。
全班大约40人不到,当时的试卷是一折三的样式,宽大,但薄,特别容易撕,政治老师撕起来简直不费吹灰之力,那些白花花的试卷在我面前瞬间身首异处。我惊呆了,一切发生地太快,脑袋里嗡嗡作响。只记得老师斜眼盯着我,眼神充满鄙夷。
此番“壮举”顷刻间传遍教职员之间,下课才过5分钟,英语老师就气呼呼冲进教室,说你们谁在政治课上看英语试卷来着!此刻我正用透明胶布把考卷粘起来,一边低头抹眼泪——这软弱的性格一直没改,而且脸皮薄——听到老师的声音,赶紧把考卷往桌子下一通乱赛,不敢抬头,恨不得地上有条裂缝钻进去。没想到却响起几个声音:“没有的事!搞错了搞错了!”
我感到不可思议,小心翼翼回头,几个男生正冲我挤眉弄眼。当下心里就涌起热流,松一口气。我把考卷发还给同学们的时候,没有人责怪我,大家流露出同情的表情,丝毫不介意自己的卷子成了破烂。
后来,政治老师把我妈叫到学校,在了解了我的家庭背景后,得出一番结论:我肯定是想博得他人关注,所以才做出这种有悖课堂纪律的事情。
这句话是政治老师亲口对我说的,她说的时候面带慈爱与微笑,与之前手撕试卷时简直判若两人——至少她自以为掩饰地很好。那丝古怪又得意的神情虽然转瞬即逝,还是被我敏锐地捕捉到。在她眼里,我是一个被贴上标签的人,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是一个心理有病的人。
直到多年后,这一切我还记得很清晰,如同手边的一本书,读到烂熟,随手就能翻到那一页:
午后窗外射进来的阳光打在局促的课桌上,政治老师满脸怒容,空气中仿佛悬浮着粘腻又窒息的颗粒。重新粘合后的考卷,摊开在我面前,每一张都留下一道不容置疑的“透明伤疤”。它们体会过破碎,又被缝补起来,一如脑袋里的裂口渐渐愈合,轰鸣声已经散去。世界终于又归于平静。/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