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人世间》下部第十四章,这一章主要讲了周秉义夫妇和周蓉夫妇退休后的生活。
2012年,周秉义过了他一生中最清闲快乐的一年。在公私两方面,他都不再有什么压力了。退休前,他完成了两处老大难危房区的拆迁工作,为接手的同志开展工作铺平了道路。妹妹周容从民办中学副校长的职位上退休了,妹夫蔡晓光也退休了。两个人的退休工资在当时的A市来说可以过上中上等的生活。最令他放心不下的弟弟秉昆,在他危房改造这个过程中,也搬离了脏乱差的光字片,住进了希望新区,并有了自己的小门面,和郑娟开的小面馆儿也可以维持生活了。对于玥玥,周家人始终保持着不远不近的态度。
周秉义手术后身体恢复的还可以,郝冬梅带领他完成了两个人多年的心愿,先去港澳台,再去新马泰,接着是日本和韩国,最后去了一趟欧洲。几个月的旅游时间,身心愉悦,周秉义的身体恢复的更好了。按照规定,市里分给他一套面积不小的三室居。这年的春节,周家人一起聚集在他的新房子里,60多岁的周炳义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属于自己的家,心情格外好。
知识改变命运。这是一次欢欢喜喜的相聚,他们都觉得挺幸福,他们的幸福感,与知识、学历有一定关系——在他们中四人接受过高等教育。知识,学历,机会,权利,个人对人生的设计都不同程度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但最重要的因素乃是时代的发展变迁,是国家的改革开放。归根结底,大多数人的生活绝非个人之力所能改变。也并不是个人愿望所能左右,不可不承认,国家,社会,时代的因素有显重要。时代的转型颠覆了许多人习以为常的生活。给了他们踏上不同生活道路的可能,周家的亲人就是这样。时代的转型曾使周秉昆的人生陷入困厄,却拯救了他的姐姐,姐夫和外甥女。八个亲人中,只有周炳坤,郑娟两口子直接感受到时代转型的巨大压力。姐姐周蓉,拥有了知识,在改革开放中,从国外回来可以就职于私立学校。哥哥周秉义,利用自己的知识,不停造福于别人,而且完成了父亲多年的心愿——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周志刚,从他上班那一天起就经常梦想着率领建筑队的工友们在光之片为穷人盖起一幢幢楼房。结果干了一辈子建筑的他,直到离世也没有住过楼房。他的这个愿望被大儿子在退休前实现了,如果泉下有知,他肯定会特别欣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