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途中,接到了要给其他区县老师做讲座的任务,回来候便即刻着手准备。
回想起自己以往参加培训的经历,我深知老师们对于培训内容的期望。他们往往更倾向于能落地的实际例子,而非空泛的高大上理论。因此,在此次讲座的筹备中,我将理论与教学工作的实例紧密融合,主要设置了班级管理和家校共育这两大关键板块的内容,并分别在其中加入了一些生动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这得归功于我在简书上坚持写文章的习惯。从以往的文字中,我成功找出了七八篇与讲座主题高度相关的文章,并在讲座中予以分享,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交流过程中,看到老师们全神贯注地倾听,还不时露出会心的微笑,我便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
毕竟这是我第一次进行如此长时间的培训,其挑战性不言而喻。所以,在讲座的最后,我特意设置了一个涵盖 10 道题目的问卷调查。令人欣喜的是,近百名老师提交了问卷。结果表明,大部分老师对此次培训感到非常满意,“接地气、有指导性”成为了问卷反馈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尤其在最后的效果方面,老师们给出了积极的看法。
很多老师在反馈中谈到,在此次活动中学会了诸多班级管理的方法与技巧,收获了亲子教育的有效方法,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还获得了很多实用的建议等。这些来自老师们的肯定,于我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和激励。
这次培训经历,不仅让我在专业领域得到了成长和锻炼,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只有真正贴合实际、具有指导意义的分享,才能赢得大家的认可和喜爱。
2024072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