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笔记二

作者: 4ad570ac1d9d | 来源:发表于2017-06-26 08:42 被阅读19次

    第一部分 人工智能时代大冲击

    从仆人到颠覆者,人工智能的反叛

    给计算机以数据,他能用一毫秒;授计算机以搜索,够他用一辈子。

    • 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正式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
      IBM开始重视人工智能的开发,后期,引起反对。公司决策着对于AI的未来开始担心,决定停止相关的研究。同时关闭相应部门。
      管理成员提出的建议是:

    计算机只能按照编好的程序工作。这些电子电脑只是顺从的机械仆人,他们会盲目听从你的指挥。

    程序员进行结构化编程,随后网络产生。
    计算机能自动成为一个专家吗?

    • 符号系统法:人工智能研究者将可以被处理的数据类别扩展到任何类型的符号上,包括已知的符号,也包括因为特殊目的而新发明的符号。
    • 遇到的一个问题:计算机还没这么强大。

    无论计算机多快,都无法驯服所谓的组合爆炸(combinatorial explosion)。

    有时候并不一定需要找到效率最高,最有效的选择。

    • 修剪搜索空间:在计算机可用的范围内,尽量多的寻找答案,当情况严峻时,根据法则绕过那些浪费时间的无用的备选方案。
      所以难以编程寻找修剪的法则,最终引出专家系统。由知识工程师采访专门的专家,将他们的技能融入到AI程序,最终的程序成为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s)。
    • 由此引发的问题:专业的本质是什么,从何而来?

    神经网络,让计算机模拟人脑

    • 神经网络:研究者模仿人类大脑,形成类似的结构:神经元接收输入信号,同时制造一个输出信号,重复循环,用数字表示传输的权重。
    • 程序的精髓:自动调整权重,能够根据底层输入端的示例数据而做出调整。
    • 符号系统法和神经网络法的不同:前者,程序员预先定义符号和逻辑规则来组成问题的论域,告诉计算机如何解决问题;后者,程序员提供足够多示例,告诉想让计算机做什么。
      但是神经网络早期并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机器学习逆袭

    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机器学习开始产生成果,但并没有被广泛认可。计算机的“指数级增长(expinential growth)”促成了它的发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工智能时代》笔记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qt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