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赞同或反对作者应该准备这10条

赞同或反对作者应该准备这10条

作者: 中年惡爸 | 来源:发表于2017-06-21 21:52 被阅读16次

还是前面提到的礼仪,有评判之前,至少读懂了,读懂的意思是被作者所启发,所说服或所影响。不仅盲从还能有自己的见解。

来自网络

评判的意义

经过前面的几个阶段,和作者达成共识,找到主旨,通过语言手段和作者达成一致,心意相通。如果真的读懂了,虽然和作者在心灵上已经没有距离了,还是会保有自己的观点。评判的价值在于,我们用自己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纯粹逻辑的诡辩。这个过程中既澄清了自己,也澄清了组织。

“人人平等”,这样简单一句话,包含的内容可以是人人知识,智慧平等,也可以指其他方面,而只有当我们明确,我们的谈论是在相同的层面做,才有价值。但是当自己的固有体系无法触摸这个层面,那样的争论就毫无意义,而心态开放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只有这样,评判才有价值,这样的争论才会有思维的火花,自己才真正有所收获。

来自网络

偏见与公正

人是复杂动物,什么样的辩论才是有价值的,至少满足这样3点:

  • 理性,非情绪化,激烈的情绪容易把自己带偏,为了情绪,或者自我蒙蔽再所难免
  • 亮出自己的前提和假设,这是很多争论的盲区。如果停留在假设的争吵,将永无宁日。
  • 同理心,和上面这个类似,因为个人的成长过程,文化背景等方面造成的差异,一些不容易察觉的假设和前提,所以需要同理心。就像三体对太阳的态度,和地球人截然不同。

再此基础上,如果对作者还有不满,或者不同意见,至少从4个角度加以考虑。

  • 你的知识不足(uninformed)
  • 你的知识有错误(misinformed)
  • 你不合逻辑——你的推论无法令人信服。
  • 你的分析不够完整。

显然,这样的评价是双刃剑,因为更大的可能是自己的无知,所映衬出来的。从这几个方面了解自己和作者之间的差距,如果确保自己无误,又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自己,才算公正的对待。

来自网络

所谓错误指什么

承接上面的观点,知识不足的意思是和要解决的问题想过知识不足。最典型的是看经典著作,因为时代等原因,知识不足而造成某些论述不严谨。通常而言,这样的指责不太建议,我们因为指责亚里士多德而错过他思想的伟大。但是对于当代现代而言,这个问题就更加微妙了。

如果因为知识错误,也可以辩证的看,知识的错误对整体而言是否影响重大,是否因此以偏概全,而错失良机。如果有知识推导,那确实需要打问号。

逻辑推理可以看前言不搭后语还是,本书逻辑不顺畅,不连贯。而这种诡辩的辩别能力,和理解能力,是需要持之以恒锻炼的。

如果前提很好,但是结论问题百出,如果论证过程不严谨,等等,诸如此类。不过还是回到最前面的问题,作者的问题,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否则诡辩毫无价值。

作者论述完整吗

如果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但是又没有理由验证,那只能接受作者的观点。此时,只能说,我不喜欢,但是不能说自己反对。

所谓的完整,作者所提出来的观点,论点,最终没有安全覆盖到,没有看到自己观点之间的关联,内部的含义,以及与众不同的价值,那可以说论述是不完整的。

来自网络

分析阅读总结

1 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 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
  • 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 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
  • 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2 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 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 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 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 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3 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 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 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 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 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 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 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 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注意:关于最后这四点,前三点是表示不同意见的准则,如果你无法提出相关的佐证,就必须同意作者的说法,或至少一部分说法。你只能因为最后一点理由,对这本书暂缓评论。

这本书详细的内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写出来的?这是真实的吗?有意义吗?

后记

对个而言,这样的分析阅读,已经和我的想法差异非常大了。这样的阅读训练,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意义非凡,犹如凤凰涅磐。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3009/0512ae55de4c4a79.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相关文章

  • 赞同或反对作者应该准备这10条

    还是前面提到的礼仪,有评判之前,至少读懂了,读懂的意思是被作者所启发,所说服或所影响。不仅盲从还能有自己的见解。 ...

  • 赞同或反对作者

    诠释一本书的过程,是透过言语的媒介,达到心灵的沟通。读懂一本书,可以解释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认同。在讨论一件事时...

  • 《如何阅读一本书》11次作业@流光易

    第十一章 赞同或反对作者 四个收获 一、赞同或反对作者 读懂之后,读者才可以表达对作者的赞同或反对。 读懂,同意用...

  • 1102赞同或反对作者

    ###四个收获 1、当读者了解作者的意思但不同意时,可以用以下概念向作者说明:(1)知识不足;(2)知识有误;(3...

  • 《如何阅读一本书》——第十一章 一赞成或反对作者-笔记

    第十一章 赞同或反对作者 你只有读懂了,才能去赞同或反对作者,否则,你应该心平气和地回头重新研究这本书。 然而有个...

  • 分析阅读4:赞同或反对作者

    ——当读者不只是盲目地跟从作者的论点,还能和作者的论点针锋相对时,他最后才能提出同意或反对的有意义的评论 注意:1...

  • 《如何阅读一本书》11次作业@草叶

    第十一章 赞同或反对作者——11次分享会 活动准备部分 个人总结部分 这章的分析阅读的方法全部介绍完了吧,虽然还有...

  • 赞同与反对作者

    《如何阅读一本书》第十一章十二章读后感 文|longlife99 20190125 赞同和反对前提是基于全面了解,...

  •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赞同或反对作者 【标题】赞同或反对作者 【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 【01】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去评判一本书...

  • 【日更18】谈赞同或反对作者

    今天我们来讲赞同或反对作者这章。 当读者不只是盲目地跟从作者的论点,还能和作者的论点针锋相对时,他最后才能提出同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赞同或反对作者应该准备这10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qt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