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在叙述学研究中具有工具性的意义。作者对叙述学的一些概念如本文(现在叫文本)、故事、素材、事件、预述、节奏、频率等做了诠释和界定。
全书分三章,分别阐述了叙事作品的三个层次:素材,故事,本文。
第一章,作者探讨了事件、行为者、事件、场所等基本要素。
第二章,作者阐述了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事件如何加以艺术性变形的问题,如顺序的安排、节奏、频率、聚焦等。
第三章,作者阐述了非叙述的评论、描写以及叙述层次等问题。
整本书不到二百页,但学术性很强,很多地方,尤其是第三章后面关于叙述层次“的部分自己很难消化。幸亏前面有赵毅衡先生的书铺垫了一下,否则真的看不下去。
打个比方,我们平时读小说,好比在饭馆吃菜,一般人聚焦在盛在盘中的菜肴,什么色香味啊,什么酸甜苦辣五味调和了等等。
稍微专业一点的,会深入探究这些菜是怎么做出来的,如蒸、煮、焖、炖、煎、烤、炒、炸等等。会思考食材调料的搭配等等。
再深入一些,会想到这些方法有没有内在的规律和结构呢?是如何激发或满足人们的食欲呢。在中餐和西餐烹制中,有没有共同的结构呢?比如说,全国各地的小吃,大部分要么是油炸的,要么是甜的,为什么呢?表面的原因时之前大家缺油少糖,但深层次的原因在哪里呢?食欲的产生机制,满足食欲的烹调机制,有没有共同的呢?很少有厨师关注到这个层次。 如果把小说鉴赏比作烹调,叙述学可能关注的就是这个层次吧。
有时,我很好奇:文本对人的刺激,在生理机能上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有没有人研究过这些呢?有没有这方面的科普书籍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