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刚过了生日,那天庆祝生日的时候,一切依旧——一样的月光,一样的人,一样的感情,只是我们都不再稚嫩,仿佛觉得时光如梭,岁月留下的是印在我们脸上的一条条深深浅浅的皱纹,芳华不再,如梦初醒。
一,芳华如梦,那又如何?
陪伴我过生日的是两闺蜜,十几年的友情如梦般眨眼的功夫,一个有了娃,一个事业有成。
而我呢,做着自己的梦,走着坎坷的人生之路。
张爱玲说过:
生活是一袭华美的长袍,下面长满了虱子。
我们都在努力地披着这条长袍,过着以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每当走了很长的路,回过头来的时候发现:这条路往往不是最初的那条路,这个梦也不是当初那个梦。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会让人有种撕裂的疼痛感。

徐志摩就是典型的理想和现实差距的代表人物,曾经他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蕙质兰心的林徽因,成了中国西式文明离婚第一人,他的一切都是为了理想而生。
然而他并没有想到,一个个现实的残酷无情地粉碎了梦一般的理想。林徽因的离开,现实生活的窘迫,曾经一度让他沮丧和失落。
曾经年少的我们,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梦,芳华如梦,我们追着追着,却就这样迷失了自己。
《追风筝的人》里两大男主人公,一正一邪,他们从小都有一颗最纯粹的心灵,只是随着阅历的增长,环境的改变,最初的纯真被玷污了,最初的情谊被毁灭了。
其实人心可以不变,只是选择太多,欲望太多,诱惑太多,难免错误一次次。走过了,错过了,就一去不复返。如同里面的经典台词一般:
我们是否知道我们心中的风筝到底在什么地方,人生错过就不会再得到,也许我们会忏悔,会救赎,但这些似乎都已经晚了,每当天空放飞起风筝的那一刻,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真的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梦依旧很美,可是那仅仅是芳华里的故事,不是真的,假亦真时真亦假,仍然愿意珍惜曾经的初心,把握当下的美好。
这一天,在闺蜜之间,有着无比温暖的感动,虽然芳华如梦那又如何,我们彼此珍视,一路陪伴。
二,芳华初醒,是放下还是得到?
这次的生日过了三次,和闺蜜,和好友,和家人。
其实也就是对于事业,对于亲情,对于友谊地纪念吧。我是一个多情的人,也是一个感情极为丰富的人,这是从正向来说自己。
反向就是多愁善感,爱想不爱动的“林黛玉”。会有很多的执念,会有很多的幻想,就像做梦一样,陷入自己的天地里,不可自拔。
我对身体的觉察很灵敏,所以每当情绪波动,身体的每个部位都会出现对应的反映。
对身体的敏感度可以很好地感知身体的各种变化,让疼痛减少,也可以更好地链接内在的真实部分(潜意识的引导)。
记得好几次头痛和肚子疼,都能听到他们发出的声音:
你是紧张的,你是害怕的,你是不愿意面对真实的一面。
听到了这些声音,你就能够有勇气去面对你的害怕,紧张,仿佛母亲的拥抱,将你拥入怀中,让你体会到暖心的感觉,平和宁静,让你与这些情绪静静地碰触在一起。
朋友玲经历过离婚,当时的她站在人行桥上,望着人来人往的街道,热闹非凡,却与她毫不相干。
那个时刻她说她就想这么一跃而下,就像《延禧攻略》里的皇后容音——离开,也许才是解脱,放下了得不到的,就可以真正地做自己了。
当时的朋友,就在踩上栏杆的瞬间,头痛欲裂,其实身体在提醒她,她下意识地就突然定住,不再那么剧烈的有死的冲动。
我想我们一生中有无数次想死的冲动,因为生活不容易,工作不容易,人只要活着就是最不容易的。
因为有了对身体的觉察,朋友没有最终结束生命。有时候你会发现关注自己的身体,身体会给你很多提醒——潜意识的存在,潜意识意识化可以通过身体给你想要的答案。
有时候当你陷入一个困境太久,你会找不到出口,那么关注身体,感受变化,就是很好地与外界联系,与内在结合的一种方式。
其实到头来你会发现,所有的纠结和痛苦就是一场得不到和放不开的修行之路。只不过有的人走着走着就通了,而有的人也许就到死也没通过。
所有的修行之路到头来还是得反观自己,是什么困惑着你,是什么得不到,是什么放不下。
这条路只有你自己可以走,沿路的风景,看过的人,只不过就是陪伴你走过一段的故事和人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