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好像是人民日报连载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系列文章,后来合集出版了同名的一本书。今天下班等公交车时,望着西边美丽的晚霞,突然莫名升起一句话——跨过中年人的恐慌。
一些人已跨过中年,一些人比如我正值中年,一些人还未迈入中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境遇,有不同的认识与追求,恐慌的方面和程度肯定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根本就不恐慌。作为一个个体,我只能从自身的感受,集合一些周围交流过的朋友的观点,简单整理一下。
时间恐慌
站在人生的中点,向前望,人生大半已过;向后看,10年也好,20年也好,30、40年也罢,但真正能够处于“活跃”的日子,可能真的屈指可数。比如我,已经47岁,身体状态再好,最多最多也就还能相对有负荷地工作15年,活跃15年,折腾15年。15年时间,相对于做成一件事,特别是完成一件所谓的“事业”,真的是捉襟见肘。
能力恐慌
记得在体制内的时候,领导讲话里经常提醒大家,要有能力恐慌,努力提升能力去适应新的需求。按道理,到了这个年龄,不该有啥能力恐慌,躺平或者半躺平,应该问题不大。但是,如果觉得总有些事情未完,或者有更高的目标去追求,可能就会感觉能力不足,就必然会恐慌。关键是,到了这个年龄,已经不能再用年轻、经验少来当借口了。
健康恐慌
我想对于大部分人,过了35岁,最迟40岁,很多健康问题都会暴露出来。因年轻时加班加点工作,胡吃海喝,到了这个年龄三高+高尿酸是很多中年男人的通病,有的因为某种疾病住院手术,甚至大手术也是常有。比如我,有膝关节劳损、胸口莫名疼痛、轻度胃溃疡、持续性耳鸣、左侧肩周炎并纤维化、轻度肥胖等等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会越来越差,生活的质量、工作的效率也必然会收到影响。
价值恐慌
准确地讲应该是人生价值恐慌,也就是人生一世,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几十年经历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悲观的时候,有时会说“这辈子白活了”,如果说话的人真的这么认为,那就是对自己人生价值最大的疑问。如果过了50岁,还没有自己觉得可以被人称道与认可的成绩,我们很可能会反思甚至迁怒与某个人和事,这里的某个人可能是别人也可能我们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