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方家之见丨新课标背景下,单篇课文教学应该有怎样的变化

方家之见丨新课标背景下,单篇课文教学应该有怎样的变化

作者: 难得清明 | 来源:发表于2024-05-14 14:17 被阅读0次

原创 李竹平 我在小学教语文 2024-05-12 10:31 北京

语文教育者一直认为单篇课文教学是教好语文和学好语文的基础。放眼古今中外,这都可以找到普遍性的证据。中国古代蒙学中的“三、百、千、千”,本质上是都是“单篇”,进一步的四书五经和《古文观止》,其一本本书,就相当于如今的一本本教材,先生教授时,亦是一篇篇地讲解。而这些都可以被看作是古代的“语文”教育。当下欧美语文教材,主要也是选文型的,教学活动也是从单篇入手。

与其说古今中外的语文教学重视单篇教学,不如说在一定单位时间内,落实具体的语文学习目标,最合适的文本载体就是篇幅有限的“单篇课文”——无论是节选的文本还是完整文章。选择一篇篇“课文”来教与学,是学习目标和学习规律决定的。所以,“重视”单篇教学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单篇教学几乎是必然的选择,不应该也不允许“不重视”。

当一个人主观上认为某种教学方式“不重视”单篇教学时,他反对和批判这一教学方式,也就顺理成章站在了“真理”这一边了。

到底如何理解“单篇”呢?就当下的语文教材而言,其“单篇”指的是教材或者单元系统中的单篇——既然在“系统”中,每一个单篇之间,就应该被赋予了一定框架下(主题或专题或线索)的内在联系,即若干个单篇为统一的学习目标落实发挥整合力,实现“1+1>2”的课程效果。

新课标明确了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目标的定位和追求,强调学习任务驱动下的多维度整合(教学内容、情境、方法、资源等)。这并不是如某些人所理解的“整些新概念来糊弄人”,而是诠释了这样一个朴素的认知——语文知识和技能的习得,离不开多角度的联系;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深度理解,更离不开相互关联的多维度实践体验和探究。所谓“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也好,“丰富经验”“开阔视野”也好,都在强调“联系”的重要性。

故而,单篇课文,并不等同于“单独的课文”“孤立的课文”,而是指为具体学习目标服务的、相互关联的“一篇一篇的课文”。具体到师生手中的教材,指的是由单元重点学习目标所“统领”的几个单篇课文。

既然若干个单篇课文是因目标而“相聚”,它们在教学运用语境下,也就必然成为了一个整体,教师绝不能不顾联系地单独“处置”它们。

有人想当然地认为“大单元”教学,就是“忽视”单篇课文的教学,大概他们以为,几篇课文都为同一个具体的学习目标服务,就淡化了每一篇文章的“独一无二”,也就是“忽视”单篇教学。这就如同认为,重视每个人的“独一无二”,是对个性的尊重和突出;如果要让几个人作为一个团队完成目标任务,就是忽视个性,就是不重视个人。显然,这是无稽之谈。

认为大单元教学是忽视单篇课文的教学,那么,大家早就认可的“单元整体教学”,同样也是忽视单篇课文的教学了——大单元教学首先是注重整合的单元整体教学,不同的是,这种整合是以具体的学习任务为凝聚力的,整合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单元知识和技能学习目标,还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深度理解。

正是有了上面的认识,在新课标背景下,我的单篇教学,不仅早就避免了每一篇“单打独斗”的碎片化低效模式,而且在多年的以联系整合为追求的基础上,再向前进了一步——研究单元内每一个单篇之于核心学习目标的落实,分别承担了怎样的角色和价值,它们之间又应该以怎样的逻辑关系出现在最佳学习线索和路径上。

例如,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学习,最终需要帮助学生写出一篇完整的想象故事。单元的核心学习目标,就是通过课文等材料、资源的学习运用,理解想象的策略和价值,灵活运用想象策略,为了具体的表达目的撰写想象故事。在研究单元每一个单篇课文的基础是,我决定以《宇宙的另一边》作为抓手和突破口,引导学生通过细读发现课文中所隐含的想象策略,领悟作者表达的愿望,洞悉作者放飞想象的契机,从而初步理解到,要能够将碎片化的天马行空的想象组织成一篇完整想象故事,往往需要运用具体的策略展开想象,同时还要有明确的愿望或目的表达。接着,后面的单篇课文,就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借助学习单来发现不同的想象策略和表达目的。至于文本中的“细节”,也要统一为启发学生如何想象得更加具体、有意思服务。

再例如,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从了解人物思维过程,到在自己的探险故事中有意识表现出人物的思维过程,是一个学习迁移的路径。《自相矛盾》,重在读懂何以矛盾,关注思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田忌赛马》,重在解决问题时策略性思维的发现和领悟;《跳水》无疑既有小说人物(船长)面临紧急情况时敏锐的思考判断,同时更有作者创作小说故事时缜密的设置安排——这也正是学生撰写探险故事时需要的思维启发。单篇教学时,要时时建立起三个故事中人物思维的联系——思维决定事情发展的方向,也要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思维的复杂性和思维品质的高低。要发现这样的联系和区别,肯定先要读懂单篇,然后再进行对比。而《跳水》一文的教学,又要从故事和创作故事两个层面做到为学生的习作提供智慧。无论从那个角度看,这样的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都没有“忽视”单篇教学。

我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八讲》中,专门用一章讨论了“单篇文本在大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就是跟老师们分享,为了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该如何更好地发挥单篇文本的学习价值——至于“忽视”单篇课文教学,那完完全全是误读或缺乏实践的“臆想”而已。

相关文章

  • 苦乐交织的“炼”课之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读课备课心得

    2022.6.9 关于统编教材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从2022版的新课标的要求可以看出,其教学价值是单篇教学...

  • 2022-10-10

    大单元创作下的单篇教学

  • 新课标背景下的写作教学 叶黎明

    一、导入: 猜一猜:一位高中老师拿到“学写诗歌”的单元教学主题,他会怎么备课? 明确知识点:情感、意象、韵律。 步...

  • 读书笔记之多角度反复赏析

    教师的课文研读,应该是为了课堂教学的优美和扎实而进行的。 单篇课文的研读,尤其需要反复,需要多角度,需...

  • 聆听:阅读教学研究2

    新教材即将投入使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比如怎样处理单元整体与单篇课文独特价值的关...

  • 聆听:阅读教学研究1

    新教材即将投入使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比如怎样处理单元整体与单篇课文独特价值的关...

  • 344单元教学与课标——假期周末学习篇(一)

    听特级教师李竹平老师的讲座——《大单元教学设计及新课标解读》,在2022版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大单元教学的优...

  • 新学期

    1.读懂新课标精神,尝试用新课标精神进行教学。新课标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带出了学习方式...

  • 单元教学

    面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立足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等要素,从过于关注单一知识点的训练、课文的单篇教学...

  • 用语文教语文,用语文发展人

    如何用课文教语文,用语文发展人,发挥课程的育人价值,最终沉淀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新课标背景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方家之见丨新课标背景下,单篇课文教学应该有怎样的变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du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