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芳菲话牡丹

作者: 月亮乡村的徽章 | 来源:发表于2020-04-19 08:54 被阅读0次

    四月牡丹开,话说牡丹,牡丹色泽艳丽,人称“花中之王”。

    牡丹原产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或丘岭中,从南北朝“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至今,栽培历史也有1500年了。

    牡丹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则始于南北朝。

    “牡丹”这一名称的出现,标志着牡丹栽培历史的开始。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说:“牡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谓“牡“(意谓可无性繁殖),其花红故谓“丹”。”

    到了隋代,牡丹的栽培数量和范围开始逐渐扩大,当时的皇家园林和达官显贵的花园中已开始引种栽培牡丹,并初步形成集中观赏的场面。由此牡丹开始进入上流社会,这与隋炀帝喜欢奇花异卉有关。

    到了唐朝,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唐都长安的牡丹在引种洛阳牡丹的基础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当时已出现了种植牡丹的花师。

    据柳宗元《龙城录》记载:“洛人宋单父,善种牡丹,凡牡丹变易千种,红白斗色,人不能知其术,唐皇李隆基召至骊山,植牡丹万本,色样各不同。“

    在唐代,宫廷寺观,富豪家院以及民间种植牡丹已十分普遍。而且已经蔚然成风,人们对牡丹的喜爱,不亚于现在的追星的狂热。老老少少,无论富贵与贫贱,都对牡丹情有独钟,俨然是大众情人般受追捧。

    对牡丹的喜爱在唐人的诗词中也有出色的表现,例如唐朝诗人刘禹锡就有《赏牡丹诗》: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李白的诗句:

    云想衣裳花想客,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见到云就联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

    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如果说刘禹锡和李白只是对牡丹花的国色天香的姿容的赞美,那么白居易的诗则是写出爱牡丹的代价。

    买花

    唐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居住在长安城内的达官贵族在牡丹花开的季节,家家户户相约去买花,场景好不热闹。牡丹花盛开时的鲜艳,”可是牡丹花价格却十分昂贵。为了确保牡丹的成活,人们对牡丹花百般呵护。家家户户似乎把种植牡丹当成了一种习俗。可是牡丹花的价格却是普通百姓无法承受的,“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颜色漂亮能量的一株牡丹,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收入,不可谓不昂贵。

    而如今牡丹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普通百姓的家中,成为普通人生活中的一道靓丽风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月芳菲话牡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feb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