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一进屋子,就翻屋里面北墙下的一个小茶几。茶几上放着几个碗筷,碗筷上盖着一个白色的盖布。
“你俩吃煎饼。”
奶奶翻开盖布。屋里光线很暗,阳光下进来一时半会看不很清。
“奶奶自己做的煎饼?”过了一会,毛豆适应了屋里的黑。看到盖布下的煎饼,又听了奶奶的问话,很是吃了吃惊。
“煎饼有什么好做的?不过现在眼睛不好了,是隔壁你王婶做的。”
“王婶?她帮你做饭?”
“是啊。天天来,一天两顿饭。每天不重样,我也吃不了多少,还不是给她自己做一样,你王婶,能吃我两个。”毛豆万没想到奶奶这样回答。
“天天来吗?王婶?”毛豆不确定地问。
“是啊,晓威晓武给她出钱,让她天天过来,做饭,洗衣。我一天也不干个啥,衣服有啥脏的?就是吃两口,有啥好侍候的。你王婶一个月白落800块,还省了家里的口粮。”
“晓威晓武?”毛豆和杨末不由地互相看看。
“是啊,他兄弟两让王婶过来的,隔三差五就要回来,买这买那,我又吃不了多少。呃,这儿有饼干,你们吃饼干。”
“奶奶,我们吃过饭了。不饿,等会饿了再吃。”毛豆杨末道。
他们……都回来?
毛豆杨末又是一个吃惊。
怎么从来没听他们说起过。也是,他们的时间本就自由,要回来也很方便。
“我这两孙子,村里人可劲地夸哩,都是好娃,有出息的。最主要,是你俩好。”蔷奶奶夸完孙子,等了一会,又加一句。
“怎么是我俩好呢?”毛豆杨末一听,乐了。
“不是你俩,还不知他们哥俩成个什么样呢?你看看,晓武出去多年,啥也干,碰见杨末,这不,做起正经生意了。这做生意吧,还做的大,连县里的大官都陪他一天吃饭哩。晓威呢,自己上着班,还准备再考个大官,这不是毛豆的功劳,又是谁的哩?”蔷奶奶说了一大串。
“奶奶,晓威是考律师,不是大官。”毛豆笑着纠正。
“什么师?哎,我也没记住,就知道考上这个厉害,和大官差不多的。”
“奶奶很会说话,那是你孙子厉害,你倒说我俩厉害,我俩有啥厉害的呢?”
奶奶说话很逗,杨末禁不住和奶奶逗趣。
“你是不知道,一个家,想要兴旺,就看这媳妇咋样。媳妇有能耐,家就往上走。不然,甭说往上走,祸害几代人哩。”蔷奶奶正色说道。
“有这么重要?媳妇?”毛豆惊问。
“是啊, 经的多了, 你就知道了。”奶奶道。
“奶奶,我接你上城里和我们一起住吧。”杨末终于找机会说出了自己想要说的话。
“快别,我不去。毛豆上次也叫我去城里,告诉你俩,打死我都不去的。娃呀, 奶奶在这舒服着呢,到城里干嘛去呀?”
“和我们一起不好吗?有时间了我陪你出去转转看看,看世界去。”杨末道。
“看啥世界啊,世界是啥啊,走哪还不是睡巴掌大地,吃拳头大饭,哪里有我在自己家舒服?”
“奶奶,你一辈子都呆在这里,不想出去走走看看?”杨末不甘心地又问。
“谁说奶奶没出去过呢?我去过省城,还是你爸当年带我去的,很早了。我知道,那里有飞机场,飞机可以到全国各个地方,还可以去外国。”
“奶奶知道的真多啊。”毛豆杨末不由惊叹道。
“世界有啥看的,都一样,走哪都是活个心情。你就是到了北京, 你还不是你?”奶奶又道。
毛豆杨末互相看看,奶奶说的很有道理啊。
“奶奶,这双鞋是你做的?你什么时候做的呀?”毛豆拿起虎头鞋问奶奶。
“啊,这个啊,我以为是啥呢?这个我做的早了,有好些年了。是给你大姐家的娃儿做的,做的多,估计她没给娃穿完。”蔷奶奶端详了一会说。
“奶奶,真是你做的?”杨末抬起身惊问。
“可不是咋的,这个没怎么做好,当时时间急。怎么,你俩?是谁有了?还是你俩都有了?有了好,奶奶给你们做,做的比这个好。还有虎头帽子,虎头帘帘,一块做。”
“你还能做?”杨末内心一万个不确定。
“怎么不能?这个简单,就是现在眼睛不好使了,做慢点就是了。”蔷奶奶不服老道。
“奶奶,你才是真厉害呢!”杨末笑着给奶奶树个大拇指。
“你还不知道呢,去年我看到一篇文章,说法国一个90岁的奶奶,多少年来,一直从这个城市走到那个城市,然后在市中心弹钢琴,90岁了,从不间断。我看到文章,给奶奶念,你猜奶奶怎么说?”毛豆给杨末说道。
“怎么说?”
“奶奶说,那有啥啊,那是天天练,手不生。要是她,她也会。”毛豆说道。
“可不是嘛,天天练,手肯定不生。就像我当年做虎头鞋一样,别说天天练,现在好长时间不做了,我也照样做。主要是现在没人给娃穿这个,奶奶做了也没人要啊。”
蔷奶奶听她俩说话,也忍不住地插话了。
“哇!奶奶,厉害!”杨末道。
“鞋子没人要,我要啊。不但鞋子要,我还要把你做鞋子的样子拍成电影 ,到时候,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这个奶奶比那个弹钢琴的奶奶厉害多多了。”杨末又道。
“拍电影?那我就能上电视了?那敢情好。”蔷奶奶笑着说。
“所以,你得跟我去县城,去县城拍电影啊。”杨末趁机又说。
“那不行,你来这拍啊,你要拍我就过来拍,我可不去县城。”蔷奶奶反应很快。
说来说去,蔷奶奶总不愿离开自己的家。
毛豆杨末两人磨了大半天,也是没有说动奶奶,没办法,只能自己回来。
虽说没有接到奶奶,但是和奶奶聊天很开心。奶奶快乐,连带着毛豆和杨末也愉悦起来。
走出门,杨末看到自己家门口的桃子就要伸手去摘,嘴里说着:
“回去给陈一冰尝尝鲜。”
不等她伸手,就听到了很多人的声音:
“这不是晓武媳妇吗?”
“是晓威媳妇。”
“你们姐妹两回来了?回来看奶奶?哎呦呦,等等,我家有熟透的。这个看着红,还没熟透,熟透的好吃,我去拿。”
“我家有苹果。”
“我新做的马子菜盒,拿回去给晓武尝尝。”
“我做的泡菜。”
一会功夫,村里七七八八的人都拿来了这个那个,给姐妹两手里不停火地塞。
“不要,不要,我怎么能……”
“拿着, 拿着,不拿就太见外了,我们二毛在晓武公司上班,都是自家人。”
“我家狗剩子也在晓武公司。”
“我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