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初见-码农python想法
Python(二十五)MongoDB介绍与使用

Python(二十五)MongoDB介绍与使用

作者: Lonelyroots | 来源:发表于2021-11-23 21:32 被阅读0次

If you want to dig a well, you have to dig until the water comes out.
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到出水为止。

今天要介绍的MongoDB也是非关系型数据库的一种->

1. MongoDB:

1.1. MongoDB介绍:

MongoDB是一种可扩展的敏捷NoSQL数据库,其中的Mongo源自单词humongous。MongoDB基于NoSQL文档存储模型;在这种模型中,数据对象被存储为集合中的文档,而不是传统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行和列。文档是以二进制JSON (BSON)对象的方式存储的。

1.2. MongoDB里的集合与文档介绍:

1.2.1. 集合

MongoDB使用集合将数据编组。集合是一组用途相同或类似的文档,相当于传统SQL数据库中的表,但存在一个重要差别:在MongoDB中,集合不受严格模式的管制,其中的文档可根据需要采用稍微不同的结构。这样就无需将文档的内容放在多个不同的表中,而在SQL数据库中经常需要这样做。

1.2.2. 文档

在MongoDB数据库中,文档表示单个实体的数据,而集合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文档。MongoDB和SQL的—个主要差别在于文档不同于行:行数据是扁平的,每列都包含行中的—个值,而在MongoDB中,文档可包含嵌入的子文档,提供的数据模型与应用程序的要求更—致。

1.3. 进入与退出:

mongo:进入mongo数据库。
exit:退出mongo数据库

2. 库和集合操作:

2.1. 库操作:

show dbs:显示所有数据库。
use local:切换使用的数据库。
db:查看在哪个数据库下方。
db.dropDatabase():删除数据库,退出后才显示。


use student:未建立student数据库,可以直接使用,可以说是创建了一半,并没有完全创建。
show dbs:不会显示上方未建立却直接使用的student数据库。

2.2. 集合操作:

db.createCollection('stu'):在直接使用的student数据库里创建一个集合stu
show dbs:可以发现创建完集合后,show dbs能够显示student数据库。
show collections:显示student数据库里的所有集合
db.stu.drop():删除集合stu

3. 文档操作:

3.1. 插入文档:

db.stu.insert({"name":"moran","age":18}):插入单条文档至stu,该插入表示创建。
db.stu.insert({"name":"bd","age":24}):插入单条文档至stu,该插入表示创建,两条会叠加。


db.stu.insert([{"name":"chenhong","age":18},{'name':'moran','age':36},{'name':'wanzi','age':37}]):插入多条文档至stu,该插入表示创建,多条需要用中括号括起来。

3.2. 查找文档:

db.stu.find():查询所有内容
db.stu.find().pretty():格式化显示所有内容


按条件搜索:
db.stu.find({'age':36}):查询年龄为36的文档。
and的使用,直接用逗号分开即可:db.stu.find({'name':'moran','age':36}):查询名字为moran与年龄为36的文档。
db.stu.find({'name':'moran','name':'chenhong'}):查询名字为chenhong的文档,后一个条件会直接把前一个条件覆盖,后一个为假,则无法查询。
db.stu.find({'$or':[{'name':'moran'},{'name':'chenhong'}]}):查询名字为moran或者名字为chenhong的文档。

db.stu.find({'name':'moran','$or':[{'age':36},{'age':20}]}):查询名字为moran年龄为36或20的文档。

db.stu.find({'age':{'$gt':18}}):查询年龄大于18的文档,$gt表示大于。
db.stu.find({'age':{'$gte':18}}):查询年龄大于等于18的文档,$gte表示大于等于。
db.stu.find({'age':{'$lt':18}}):查询年龄小于18的文档,$lt表示大于。
db.stu.find({'age':{'$lte':18}}):查询年龄小于等于18的文档,$lte表示大于等于。
db.stu.find({'age':{'$ne':18}}):查询年龄不等于18的文档,$ne表示不等于。
db.stu.find({'age':{'$eq':18}}):查询年龄等于18的文档,$eq表示等于,也可以写成db.stu.find({'age':18})

3.3. 修改文档:

db.stu.update({'name':'wanzi'},{'age':18}):全文档替换成'age':18,如下图所示。


db.stu.update({'name':'moran'},{'$set':{'age':20}}):将name为moran的文档中age替换成20,如下图所示。

db.stu.update({'age':18},{{'name':'wanzi','age':18}}):将被全文档替换的数据,重新复原。

db.stu.update({'age':20},{'$set':{'age':18}},{'multi':true}):将所有文档中age等于20,全改为age等于18。

db.stu.updateOne({'age':18},{'$set':{'age':20}}):将文档中age等于18的一条改为age等于20。

3.4. 删除文档:

db.stu.remove({'age':18}):从stu中移除age为18的文档。


db.stu.remove({'age':18},{'justOne':true}):从stu中移除age为18的一条文档。

4. Python与MongoDB交互

4.1. 安装模块:

pip install pymongo:安装模块pymongo

4.2. 连接数据库:

import pymongo      # 导入pymongo
client = pymongo.MongoClient()    # 连接MongoDB数据库,会得到一个连接对象
db = client['student']       #指定数据库
stu = db['stu']       # 指定集合

4.3. 增删改查:

stu.insert({'name':'moran','age':18})
stu.insert([{'name':'wanzi','age':20},{'name':'xiaobai','age':22}])
stu.update({'age':22},{'$set':{'age':24}})        # 改age等于22的年龄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Python(系列)!六个月带大家学会Python,私聊我,可以问关于本文章的问题!以后每天都会发布新的文章,喜欢的点点关注!一个陪伴你学习Python的新青年!不管多忙都会更新下去,一起加油!

Editor:Lonelyroots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Python(二十五)MongoDB介绍与使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gb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