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焦虑

作者: 管理顾问王荣增 | 来源:发表于2015-04-25 12:22 被阅读14451次

    在人们普遍的意识中,银行算得上理想的行业之一,大概也的确如此,我身边那些在银行工作的人貌似都蛮不错。因此,当前不久的两会上,建行行长自称“银行是弱势群体”时,在场所有的人,包括总理都笑了,尽管有解释说当时只时只是为了缓和一下开会沉闷的氛围,而在我看来,这未尝不是一种心声的表达。接下来,我们看到,“弱势群体”这一句话迅速成了网络流行语,有一个比较集中的观点认为,建行行长在做秀,或者至少算是在总理面前诉苦,和许多人一样,在一段时间里,我也持类似的看法。

    后来,碰到了一位业内资深从业人士,他的观点是,建行行长这话其实是要说给特定的人群听的,但是没想到网络传播得这么快,让全国人民都在第一时间听到了,以致成了一个“笑话”。他指的特定人群主要是中石油、中石化、中交等大型央企,毫无疑问,银行在这些“大佬”面前肯定要算弱势群体的。

    但是,不管如何,当银行都自称“弱势群体”时,其它的组织、企业有何感想呢?大概大多数都会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吧!随之而来的,之于企业,就是都在谋求转型,貌似都想转到别人的领域去,用我认识的一个老板的话说就是,别的行业的钱好像都比较容易赚。于是在新常态大环境之下,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忘本”了,不去固本,却总是想着如何转到“理想中”的领域去,且不说转型成功的企业凤毛麟角,即便是转过去了,多数企业也会蓦然发现,新行业抑是困难重重,于是又提出“新的转型”、“二次转型”……来回折腾几次下来,企就不企了,只好责怪环境太恶劣、人心太险恶……

    尽管有很多的专家提出在互联网时代,企业不应谈核心能力,更不要谈核心竞争力,而是要避免竞争,更好的做法应该是打造一个生态圈,推动行业向前发展。而我认为这基本上是一个伪命题,没有核心能力如何推动行业的发展,甚至连话语权都不会有,比如阿里巴巴一直在讲要打造互联网生态圈,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的前提是她在行业中地位、话语权。所以,无论外部的环境如何的变,无论是传统时代,还是在这个言必称互联网的时代,企业真正致胜的重要因素还是其核心能力。企业决策者不应每天在焦虑中度过,总想着要转型到一个好的行当中去,实际上,大概除了资源型、垄断性行业外,这样的行业几乎是不存在的。

    上周末,我在华南理工听了一堂陈春华老师的EMBA课,她在课上谈到一个观点,我觉得非常赞!她说,无论是创业型企业、还是守业型企业,最应该杜绝的是焦虑不安,当你把你的产品、技术、服务真正做到极致的时候,一定会有人来发现你、来整合你的(被人整合是一种能力)。所以,尤其创业型企业千万不要天天谈商业模式、谈战略发展、谈管理……

    近段时间的一本畅销书《从0到1》中,作者将中国人定义为典型的对未来明确的悲观主义者,其主要特点是相信未来是可知的,但却是暗淡的,所以他必须提前做好准备。美国人看见中国的经济迅猛增长,便认为中国是一个自信能掌握自己未来的国家。但这是因为美国人仍然很乐观,并以同样的乐观看待中国。而从中国的角度来看,经济增长还得还不够快。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充满焦虑和不安的,缺乏安全感,好像都不淡定。

    我们的文化里有一个词叫“正本清源”,意思就是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组织也好、个人也罢,不应一看到别人都在转型、或者别人都在抱互联网的大腿,就慌了神,变得焦躁不安,要淡定一点、再淡定一点,然后脚踏实地。

    实际上,生活是一条很长很长的河,应该有静待时光检验的勇气!

    原创作品   版本所有  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我的四合院:做人要淡,增强内心力量,千山万水,自然走过越过

      本文标题:这个时代的焦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gpf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