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暑假里,阿源几乎待在家里,陪同着妈妈,帮妈妈养养鸡,做做饭什么的,两母子的生活在外人看来既幸福又逍遥。
但是阿源的心里知道,暑假很快就会过去,当他背上行囊去东莞的时候,妈妈又将是孤孤零零一人。
阿源想:要不要把妈妈带上东莞?
一天,吃完晚饭后,阿源对妈妈说:“阿嫂,跟我上东莞住,好吗?”
妈妈有点吃惊,说:“这么快啊!”
“我现在有能力照顾你了,跟我上去吧!”
妈妈沉思了,不说话。
“我在东莞有一个房子,可以加一张床,我们到东莞生活,你在我的身边,我才放心。”
“仔,我知道你孝顺,但是你现在是打拼时候,带上我不方便,这样吧,等你结婚了,我一定跟你上去。”
话已至此,阿源知道了妈妈暂时不会跟他上去。
他心想:或许妈妈怕影响阿源的工作,或许是她害怕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又或许是舍不得离开这里,所以妈妈才提出这样一个条件。
“等你结婚了,我一定跟你上去。”
结婚,这是一个合理而必要的条件。
但是阿源知道这个条件不是一个人就能办得到的,那必须还得要有一个女人肯和阿源结婚。
现在阿源与陈萍分手了,单身一人,去哪里找一个女人结婚呢?
初中女同学和师范女同学都各奔东西了,想见一面都难,更不要说培养感情了。
比较现实的就是在任教的学校找一个单身女青年。
还真别说,黄村小学就有两个单身女老师。
一个是高步本地人,名字叫阿英。
阿英老师五官端正,长得挺清秀,但人比较高冷,不善言笑,阿源与她认识了一年,也仅限于工作中简单的交往。
另一个是清远阳山人,名字叫阿梅。
阿梅相对阿英来讲,长相稍差了点,优点是身材高大,性格上爱说爱笑,比较容易交往,阿源虽然只和她共事一个学期,但是相处还是比较融洽的。
阿源拿定主意后,就决定动手。
开学了,阿源从家乡带了几罐菠萝罐头来到学校,没有送给黄校长及其他学校领导,而是在学校的公共厨房里跟阿英和阿梅两人分享。
公共厨房只是三个老师在使用,就是阿源、阿英和阿梅。
这是因为黄村小学比较小,总共才十名老师,校长、主任和四位年纪大一点的老师都是黄村本地人,已占半数有多,因为离家近,他们自然是回家吃饭。
另两位老师分别是体育老师阿钟和语文老师阿美,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每天放学只要不是下雨,他们都会回到距离两公里外的高步中学的家里吃饭。
阿钟的兄长是高步中学的在编教师,在中学对面购买了地皮,起了一座三层的小楼,把父母接了过来,因此,阿钟是要回家吃饭的。
而阿美的老公也是高步中学的在编教师,家安在学校的宿舍里。
阿英虽说是高步本地人,但不是黄村人。她家在高步村,回家要比去高步中学还要远一倍有多。因此,她除了节假日外,其他时间都是在公共厨房里做饭吃。
阿梅和阿源是外地人,那当然得自己做饭吃。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