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帝内经》288灵枢10经脉4/10

《黄帝内经》288灵枢10经脉4/10

作者: 莣致均湘醴陵生态村 | 来源:发表于2023-10-26 05:36 被阅读0次

灵枢.经脉10/81-4/10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儒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頗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膘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儒、肘、臂外后廉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 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鹘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胭中。其支者,从髅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胭中, 以下贯踹(騰的通假字)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之端)外侧。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胭如结,踹(腦的通假字)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胭、踹(端的通假字)、脚皆痛,小趾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相关文章

  • 立春当从拍肝开始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第十】 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 春日养生以拍肝为先...

  • 阳明脉解

    阳明脉解出自《黄帝内经》的《素问》部分的第三十篇,本篇是解释阳明经脉的实热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与《灵枢·经脉篇》参看...

  • 长强穴(DU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 取穴 《针灸大成》...

  • 最新鲜的菜

    2021年8月10日, 坚持早起学习第2877天。 读经人员:妈妈,小宝。 妈妈读经典内容:《黄帝内经》灵枢,《易...

  • 调理肠胃好帮手,让孩子吃饭香身体棒

    天枢 别名长溪、长谷、谷门、谷明、循际、循元、补元。 出自《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属足阳明胃经。 天,天空也。枢...

  • 慢爬的蜗牛,急躁的爸爸

    慢爬的蜗牛,急躁的爸爸 2018-10-30琦琦正音跟读: 《文学启蒙》14 琦妈正音跟读:《黄帝内经•灵枢》和《...

  • 灵枢针灸 | 深解什么是经脉 ?

    黄帝内经—灵枢针灸 01 【原文】 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藏...

  • 十二经络学习

    【黄帝内经 灵枢】中就有:“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所以经络通则非常重要,中医讲的“通”原...

  • 为什么腰腿痛要疏通膀胱经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对于膀胱经的描述如下: 《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

  • 2018-09-18

    2018-09-18 让你一个月变美的妙招: 内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有益心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经》288灵枢10经脉4/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jt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