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跑五公里了,或者忙,或者懒。终于鼓起勇气,又开始了五公里的晨跑,前两天的滋味不太好受,中途几次都想放弃。
第三天,跑步前我先打开Keep,找到晨跑35分钟的课程,跟着提示跑,这次跑的比较轻松。我断定,这次跑的轻松,和有前两天已经跑过有关,关系更大的应该是课程的语音提示。
一、化整为零,达成目的
五公里对于经常健身的人来说,不算啥大事儿,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应该是个大工程,前两天跑着跑着就想放弃,不仅因为长时间不跑步,身体上觉得运动强度大,也是心理上觉得离目标太远。Keep课程把5公里分成了若干不等的分段,先热身300米,在慢跑400米,接下来正常跑步1000米……每一段,都让我觉得是努力一下,这是可以过得去的一关,于是,5公里下来,并没有让我感觉多么痛苦。
想到班里那些自暴自弃的孩子。班上60多个孩子,老师真的不容易关注成绩特别好和成绩差的这部分学生。很多时候,老师发布的作业和综合实践是给中等水平孩子的指令。那些程度差的孩子,很可能觉得这就是踮起脚尖也碰不到的高度,因此他们就开始自我放弃。如若今天让他们努力把词语表这会,明天让他们默写一个单元的日积月累,他们是否会觉得有动力一些?试着接受有跑的快的猎豹,也有走的慢的蜗牛,调整心态,接受不一样的美好。
二、不停地给你助威鼓劲
每次跑成一个分段,都会有语音提醒,“太棒了,你已经找到了慢跑的节奏”、“你已经完成了3公里,加油加油”、“对,就这样,继续吧”……课程中一直有对你的鼓励。每完成一个分段,哪怕只有300米,都有对你的称赞。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还在坚持,还在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就是不想让那些寄予我们期望的人失望。因此,前行路上的鼓励,真的会成为坚持的动力。
一个家庭,如果那个做家务没有得到认可,反而总有人对他的工作挑三拣四、指手画脚,原本做家务活儿的人也就失去了做家务的乐趣。再说到学生,那些差的学生也需要认可。的确,他们身上的优点少、他们进步慢,他们身上还有这就需要老师用发现美的眼光,去发现他们的改变、努力和进步,哪怕只有一丁点。适当的赞美是他们成长路上的里程碑。
三、给出建议,解决问题。
“这一分段,建议每分钟160步”、“当前没分钟240步,在大里程燃脂跑中,速度太快,会影响你的体力”、“身体不要抖动,眼睛看着前方”……作为一个不专业的训练者,跑步过程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课程指导一直检测你的状况,并提醒你正确的应该是什么,用的多是肯定句。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测试,让你脑子里不要想着一只白色的猴子。话音未落,一只白色的猴子就端坐在你的脑海里。如果改成“请你的脑子里出现一直黑色的猫”,脑子里肯定不会出现白色的猴子。
我想,那部分相对差的学生,打骂应该不起作用,让他现在讲台边上不起作用,逼他写不完作业不能去玩也不起作用,多对他们说你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你不应该做什么,你做了将会得到什么样的惩罚。不是孩子不害怕惩罚,而是他们根本控制不住自己。
五公里的晨跑中,反思了自己的工作,以后我尽量控制自己的脾气,少对他们发脾气。给他们设定个跳跳能摸到的小目标,指出他们的问题,讲清楚应该怎么做,顺带祝他们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