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第一章剩余的四篇,有几个点分享一下。
先谈一下背叛,文中由背叛说到了人成长的四个过程,进而谈到四个过程的四种心智模式。如果一个人在四个阶段的某一阶段出了问题,那心智就停留在这个阶段,背叛者就停留在了叛逆期,对应的就是叛逆期心智模式。这种心智模式的人总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总想找一个拯救者拯救自己,而无法向成熟期迈进,这让我不仅想到了前夫老林。老林刚结婚时处于依赖期,都结婚了还在依赖自己的母亲,大事小事天天汇报,工作问题都得妈妈决定,那时候我说他妈宝男,我的定位是正确的,但不知道他心智停留在8-14岁。后来我不让他依赖妈妈,他反过来依赖我,还是没有突破依赖期。再后来,他的妈妈挑拨我们之间的感情,他成长了,进入了叛逆期,出现了典型的受害者倾向,不停的寻找拯救者,所以QQ聊天,后来微信聊天,摇一摇,到处寻找可以拯救他的人,一次次背叛婚姻,始终没有进入成熟期。今年他已经四十五岁,还是典型的受害者,我不知道他是否还在找拯救者,但是他抑郁了,因为他把自己深深困在了受害者的角色。四十五岁还未进入成熟期,困在了15-21岁的叛逆期,真的好可怜。
书中有给穷人的一句话“穷不是你的错,如果穷得太久,也许是你的错。”我们大都是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穷人,我也是,穷人有穷人的思维,富人和你想得不一样。文中提出一个改变穷的方式,就是目中有人。一个人要变富,思维想法很重要,但有自己的团队,会用人,也同样重要。
有篇文章标题“活得累也许是一种遗传”,讲了一个案例,就是走哪里都干活,活越干越多,觉得累。究其童年,父母劳累,他心疼,想分担,干了活才心安,这种想法一直影响他。他走到哪里,都想干活,这样才心安。这让我想到了我自己,我遗传了父母什么,那就是逆来顺受。我初中不想借住姑姑家,我爸一句话我忍了三年。我爸说:“你亲姑还能对你不好?”言外之意,让我继续住,那我开心也罢不开心也罢,就是住。我小的时候,我奶奶、我大爷大娘、我两个姑姑都欺负我娘,我娘忍着。后来我结婚,我婆婆一次次欺负我,我前夫一次次背叛婚姻,我忍了12年。这就是原生家庭的影响,我觉醒了,不想再忍。
上面介绍了三种情况,都是不能解决问题,让生活一团糟的人,那如何改变,那就是当生活的建设者,重构自己的信念,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把自己的生活建设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