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初七,上班族已开始上班了,七天的假期也结束了,年也静悄悄的过完了。在城市过年,一切都是静悄悄的,没有鞭炮声,没有走亲访友的道贺声,没有招待客人的抄勺声……感觉一切都和往常一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怀念小时候老家过年的情景了。
我的老家在鲁西南,过年的习俗和礼仪较多,正是这些习俗才构成了浓浓的年味。
从古至今,春节都是中国人心中最最重要的一个节日。鲁西南春节的习俗主要有:
上供
子时(零点)一到,首先要上香摆供(有的地方还要将供品即鸡、鱼、大肉、油炸食品之类放到笼里在锅上蒸一会儿,冒着热气儿端上来),祀神、祭祖,家家户户竟相燃放鞭炮。过了腊月二十三,就是年了,不论是蒸馍还是过油(油炸食品),刚出锅的第一口,都要上供。
煮水饺
煮水饺的同时也要放鞭炮。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锅内要煮鸡蛋,意在滚灾。水饺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接着,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吃团圆饺子,方言称「扁食」。饺子一般都是素馅的,取「素静」之意。从此时一直到黎明,鞭炮声接连不断,此起彼伏。
拜年
先是在自家拜年,按辈份、长幼依次向长辈、年长者拜年。如一家有祖孙三代,孙子(女)先要给爷爷、奶奶拜年,然后给爸爸、妈妈拜年。受拜者发给晚辈「代岁钱」,也称「压岁钱」或「压腰钱」。吃过年夜饭,除留长辈在家以照应前来拜年的,其他人等都穿着一身新衣服出去拜年。男女各聚,由大带小,先从本门本族拜起,依次到近邻、街坊以及平日有来往的。拜年兴磕头,说「过年好」、「一年一个时候的」、「过整年(或长年)了没有。
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日益丰富的饮食文化,渐渐淡化了对年的期盼。老家的年,心里充满了暖暖的回忆,记忆中满满的都是童年的味道,是香甜的期待幸福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