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阅读一本书》50——好书能给你带来什么?

《如何阅读一本书》50——好书能给你带来什么?

作者: 月光穿池水无声 | 来源:发表于2022-03-21 11:35 被阅读0次
    终于来到了全书的总结部分,给自己的感觉是过去的5个月来,翻山越岭好是辛苦,从前几页的新奇,开始一点点难读,到后来有很多地方,根本不知道作者在写什么,看似一个个汉字都认识,但是连成句子和段落,却是很难读懂,看到本书一半时,有了“读天书”的感受。回顾过去,心路历程还是要不断记录、持续反思总结、期待归纳提炼,最终成为我自己的东西。

    (一)中西阅读文化间的差异

    读整本书下来,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总结,就是“主动阅读”,如何主动阅读呢?就是要提出问题,寻找答案。作者在这本书里讲得非常细,阅读一本书,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而不同类型的书籍必须怎样以不同的方式来回答这些问题。
    这里被我总结是“精准施策、一书一策”,这点和我们中华民族的阅读文化非常不一样,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第一境界:苦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韧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 乐境‘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谈到了自己的读书体验:“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晋陈寿在《三国志·魏志·董遇传》写道:“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这里就充分反映了中国文化讲究委婉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在读书上,要靠积累之后的开悟。
    而西方文化在这本书中体现得很淋漓尽致,就如他讲的第三种阅读方式,分析阅读。第一步,要找出这本书在谈些什么,要使用最简短的文字写出来,并且要把书目大纲列出来,确定作者要想解决什么问题;第二步,从找出作者埋下线索的“关键词”,到找到最重要的句子,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再判断出作者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第三步,你是如何评价这本书的规则,在说出自己评论之前,也要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读到这里我再次感受到了中西阅读文化不同,就如西医和中医的区别,刚刚读分析阅读,就如一个外科医生在精确切除阑尾炎似的。

    (二)中西阅读文化共通之处

    曾国藩曾说:“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通,明年再读”。可以见得曾国藩的读书之道与此书讲的三种类型的阅读道理相差无几,都是一步一步按照计划方案来。
    而主题阅读的目的并不是给阅读过程中发展出来的问题提供最终答案,也不是给这个计划开始时候的问题提供最终结案,而是要面面俱到,并不为自己预设立场。这个就和“不求甚解”的境界有相通之处。我猜想很多的差异往往是初始阶段,到了精深阶段也大都是相同的。
    当然,没有好好系统研究,只是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两者的差异或者共通,有点苍白,只是自己在阅读时主动思考的一个点而已。

    (三)好书能带给我们什么?

    作者认为,他提供的分析阅读、主题阅读方法不适合应用所有的书籍,因为有些书如娱乐书籍等根本用不上这样的方法,杀鸡不需要用牛刀。而要想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必须要读那些超越你头脑或者操纵超越你能力的书,只有那样的书能够帮助自己思想增长,而所读的书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就没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作者认为,无论你多努力,总有些书会跑在前面,这些就是你要找的书,因为他能让自己变成一个更有技巧的读者。
    作者还讲了一个例子,他说普通人都认为科学作品比文学作品难读,但他不认同,他认为科学作者在写的时候是很仔细地想要和你达成共识,帮助你找到关键主旨,而文学作品找不到这样的帮助,荷马的书就比牛顿的书难读。
    读一本好书,对自己的回馈很多,一是当你成功地阅读了一本难懂的好书,你的阅读技巧必然增进了;二是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

    这就是我们读这本书的真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阅读一本书》50——好书能给你带来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oz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