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阅读,很多人是不是觉得已经很陌生了?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我们已经渐渐抛弃了最原始的纸质阅读。
很多人都选择了方便的电子书去阅读。在我看来,这也算是一种阅读,虽然是换了一种方式。可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已经很久没有安静得坐下来读一本书了。
要说读书能给人带来什么有用的价值,好像没有什么惊天的作用,因为连我有时候也觉得读书是一件没有用的事。
可是正如董卿在《朗读者》里说的,她很感谢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让她懂得了,我们不只是靠吃饭活着,吃了吃饭,我们还需要别的东西来滋养我们,让自己成长,壮大,变得更加完美。
而能滋养我们,让我们成长和壮大的恰恰是那些看起来没用的事。比如阅读。
董卿说,阅读是为了能让我们自己遇到一个更好的自己。
作为央视的主持人以及前段时间的中国诗词大会,还有最近的朗读者,我们看到了董卿不仅出色的主持能力,更是看到了她深厚的文学功底,古诗词名句信手拈来,经典书籍好句也是出口成章,而这一切我们都知道是得益于她常年来坚持不断的读书。
所以要说读书能够带来什么,那可能就是在日后有一天你需要的时候,它们会在潜移默化中融入你的一言一行中,让你在自己的一个最好状态中熠熠发光却没有一丝违和感。
因为它早已融入你的血液,成为你生命中不可剥离的一部分,让你在每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得以安然入睡。因为你的灵魂在阅读的熏陶下,已经能够平和的面对这个世界,你在温柔的学会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也因为这份内心的平静呗世界温柔相待。
你一定听过有人说过的这样的一句话,她说,阅读救过我的命。
说这句话的人就是台湾文案天后李欣频。
李欣频曾说,一个人为什么对阅读如此执着、如此拼命?理由很简单,因为读书曾经救过我的命。
她说自己少年时候很不快乐,特别在高中那一段。很抵抗学校,总觉得学校给他的都是限制,行动的限制、思想的限制、想象力的限制。
因此她也跟着痛恨这个世界,却没有朋友可以讨论,为他解除迷惑。于是她跷家逃学,成为了老师父母眼中的问题学生。
可是就在她想要放弃生命的时候,她因为遇到了一位开明的老师,给了她自由和绝对的支持力量。让她得以逃离让人窒息的教科书,躲进了图书馆,在读书馆里她读了一本接一本的书。
有一天,当她读到赫曼赫塞的《车轮下》时,被书里的一段话解救。书里赫曼赫塞摆出一种战斗的姿势,站在少年的立场,强烈批判当时的社会以及不人道的教育制度,而她觉得自己就是那个饱受摧残,逃离教会学校的孤独少年汉斯。但是汉斯死了,替代她死了,于是从此她内心的暴风雨慢慢平息,平安的从车轮下逃生,一直到现在。
从此李欣频说她完全明白,能够救她、陪伴她的就是书。
就像她后来看《巧合都是故意的》时所说的,
“我相信,人往往具有一种直觉,当你需要什么时,灵魂会发出讯息,于是那个需要就恰恰好出现在面前,指引你。”
某一个时刻遇到某一本书绝不是意外,是注定。
也许这就是阅读能带给我们的好处,它会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予你前进的方向和力量,它会在孤独无助时让你依然能满怀希望的往前走,它会在你迷茫困惑时给予你指引。
我很喜欢的一个青年作家曾经在她的书里说,读书让她从两年的抑郁症中走出来。痛苦无助的抑郁生活里,她也曾差点死去,可是后来就是靠读书,靠码字,靠这些在外人看来没有什么用的文字才得以被拯救。
想起茨威格所说的那段话,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他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这个世界。
我剥开丑陋的包装,终于看见了礼物,慢慢的打碎那些因恐惧而积存的碎片,跃出低谷,找回了自己本来的路。
所以说,读书真的是能救人命的。
对于我来说,读书似乎也没有什么用,不能帮我找到男票,也不能帮我快速取得成功,唯一有价值得是让我发现了另一个自己,一个多年来我不曾看到的一个自己,也让我觉得自己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心里还能有点寄脱,能看到自己心里仍然有一片干净的地方。
所以,繁华喧闹的世界里,车水马龙的快节奏里,你需要给自己一片阅读的空间,拿起被你遗忘太久的那些书,拍拍上面尘封的灰土。从现在开始,放慢匆匆赶路的脚步,放下咻咻不止的手机,在平淡的生活中,开启你的阅读之旅,也希望阅读能带给你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