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蛋白比植物蛋白好。动物里面,有个规律,动物越小,蛋白越好,所以建议多吃鸡和鱼,尽量少吃猪马牛羊这些大型动物的肉。
另外,记忆和再生,是最优秀的蛋白才能做到的事儿,所以凡是再生能力很强的动物,都是蛋白特别好的。比方说螃蟹,螃蟹的腿掉了,还能再长出来。海参遇到天敌,可以把内脏全吐出去,然后一周之内再生。所以海参的蛋白质非常好。
第二类营养——脂肪。中医把高血脂的原因归咎于脾虚,运化水谷、运化水湿的能力太低,是人自身的能力下降导致的。
血液中的垃圾叫脂质代谢物,是因为某些特殊的脂肪太少导致的。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人体脂类总量约占体重的10%-20%。脂肪又称甘油三酯,是体内重要的储能和供能物质,约占体内脂类总量的95%,类脂包括磷脂和固醇类,约占全身脂类总量的5%,是细胞膜、机体组织器官、尤其是神经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
油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固体的,一种是液体的,我们血管里面堵着的那些油是固体的,一定是固体的油才会堵塞血管,而液体的油,不仅不会堵塞血管,反而还可以帮助清理血管上的斑块,可以帮助溶解血栓,那么液体的油,科学上叫高密度胆固醇,或者叫高密度脂蛋白,固体的油就是低密度,它们加起来的总和就是总胆固醇。固体和液体的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好油和坏油会因为温度不一样而发生变化,温度越低,油的流动性越差,堵塞血管的可能性就越高,其实这就是中医说的,寒主凝滞的特点,身体越热乎,血管就越不容易堵,体温越低,血液就越容易粘稠,越容易形成斑块。多吃植物油,少吃动物油。
脂肪的功能:
第一个,是隔热和保温,因为脂肪散热慢。脂肪不仅可以直接提供能量,皮下脂肪组织还可起到隔热保温作用,维持体温正常和恒定,因此偏胖的人一般相对不怕冷。
第二个,是缓冲压力;脂肪组织在体内对器官还有支撑和衬垫作用。人体所有的内脏外面,都有一层膜,很薄,但是很有韧性,这一层膜,也是脂肪形成的。它可以保护我们的内脏不受摩擦的伤害。
第三个,是润滑;减少器官间的摩擦,如心脏、肾脏、等脏器四周脂肪对内脏可起到保护和减震作用。
第四个,是溶解维生素;脂肪能够吸收脂溶性维生素,对免疫系统、视力、血凝等功能非常重要。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A、D、E和维生素K,在消化道内与脂肪一同吸收。维生素A是细胞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有助于促进生长发育,维护骨骼健康。维生素D能够调节磷钙的代谢,维持血磷、血钙的正常浓度,促进骨骼及牙齿的钙化和发育。维生素E能够减少过氧化物的生成。维生素K能够保证血液的正常凝固。如果缺乏维生素K创伤的凝血时间延长,还会出现食欲不振、过敏甚至贫血等症状。
第五个,它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细胞的基础是蛋白,脂肪中的磷脂、固醇是形成新组织和修补旧组织、调节代谢、合成激素所不可缺少的物质。
人体缺乏了脂肪,细胞膜不完整,蛋白就容易流失,就容易得缺乏蛋白的疾病,比如很多纤维化的疾病。骨头像一面墙,钙就像砌墙的砖头,脂肪和胶原蛋白就像水泥。绝大部分的骨质疏松是因为缺乏了蛋白和胶原蛋白。
脂肪,它跟蛋白是很重要的协同关系,缺乏脂肪会导致缺乏蛋白。人体因缺乏蛋白导致的疾病,缺乏脂肪后,同样会出现。
凡是蛋白和脂肪含量高的东西都比较好吃。中医认为,追求美食也是养生的特点。《黄帝内经》说: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中医养生不排斥美食,所以不吃这个、不吃那个是不对的。所以说,每一种营养,都需要摄入,都需要去补充。
第六个,平衡能量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