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科学的学习策略是产出作品、获取反馈,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去“玩玩玩”,而不是一味地努力坚持,让理智脑苦苦地去“学学学”。
上篇文章谈到了:“打卡式学习会改变我们的学习动机,从而不能长久坚持或只停留在形式的层面”,这说明促进我们养成长期习惯的驱动力更应该是兴趣爱好或好奇心本身。
那么怎样保持强烈的兴趣爱好和好奇心呢?
自从有了文明和理性,人类的学习就逐渐转向了以原理、基础为导向的系统学习,这种方式看似高效,但往往过于注重输入和练习,忽视了输出和反馈,使学习过程变得痛苦、无趣。
那么科学的学习策略又是什么?
反馈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往往会过于注重理论基础和理性思考,而忽略了情绪感知,殊不知情绪力量才是我们宝贵的行动力资源,假如学习能让我们感受到乐趣,那么我们也一定会像沉迷娱乐一样沉迷学习。
我们会发现:“是否有及时、持续的正向反馈,才是产生学习效果差异的关键”。这也提醒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有必要运用聪明才智去制定策略,让本能脑和情绪脑不断接受强烈的正向反馈,这样我们才能愉悦地朝着目标前进。
所以,这件事要么帮自己或他人解决了一个问题,要么产出了一个有价值的作品,这些反馈带给自己的必然是强强烈的成就感和继续行动的欲望。
比如
1. 对于背记理解类的学习,自我测试就是最好的反馈。你可以尝试着给自己出题,做扫盲测试,模拟考试等等,这要比你坐在那儿被动地重读材料要好得多。
2. 对于一些技能实操类的学习,“跳过原理,直接实操”的学习方式或许是更有效的,比如羽毛球运动、驾驶、电脑软件使用等等。
总之,试着去产出点什么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