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中专第三年,开学上了二个月的课程,学校要安排外出实习了,能自己联系单位的就自己联系,自己联系不了的学校给负责安排单位实习。同学们明白这出去实习完就毕业了,也许再难相见,于是全班照了些合影留念,并用日记本互相都写了临别留言。
最让荣荣记忆犹新的是同班两个同学给自己的留言,其中一个是班里的一个男生,他高个斯文的戴副眼镜,和荣荣一样在班里是属于最沉默少言寡语的学生,他下课也从不出去和别人玩,总是抱着本书看,学习非常刻苦,可惜成绩始终是班里中上。他给荣荣的留的内容:“即为同窗就是缘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相信你和我一样是不甘于落后平庸的人,希望你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仍然不要放弃学习深造的机会。未来是属于有准备有理想的人。”确实那个男同学就像给荣荣的留言一样,坚持不懈的努力着,工作一年后他考取了青岛的一所成人大学电子系,毕业后留在青岛工作,之后又和同学在北京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还有一个荣荣的好友史晓惠的留言:“时间飞逝而去,愿我们长着一对飞翔的翅膀坚韧地飞吧,朝着明天的目标飞向美好的人生。”史晓惠因父亲是上海支边青年,工作不久国家出台了上海支边可以返程的文件,她随父母迁回大上海,改行学了医疗美容保健,后在上海和别人合开了家美容培训学校。并在多地有分校。他俩成为了班里同学们羡慕的风云人物。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87776/33a4c488a406ece7.jpg)
荣荣和同宿舍的舍友一同被安排在离学校不远的一个军工厂实习,荣荣还算运气好,分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师傅,她教荣荣如何看图,如何测量计算等,荣荣虽对这不是很感兴趣,但总和师傅虚心学习,抢着给师傅多干活,师傅也非常喜欢这个小徒弟,隔三差五叫荣荣去家里吃饭,并每月总分给荣荣十元的奖金,(那时每月也就有二三十的奖金)学校每月给发四十的生活费,加上师傅给的奖金每月总有五十元钱。荣荣为了节约和同宿舍的同学搭伙吃饭,两人买两份饭一份菜的,加上女生本身饭量小,荣荣基本每月十五元就够吃饭,十元的零用钱就够,剩下的二十多交给养父用。荣荣很高兴能有多余的钱给爸爸。虽不多也是自己节省出的。养父之后总引以为豪的说给别人,别人孩子上学都家里要花钱,我女儿上三年只交过五十块钱的书费。却时常给我带回来钱。很快实习完同学们迫不及待的回家等待分配,荣荣也收拾简单的行李回家,之后二十多年再也没有回到母校过,最让荣荣后悔的是没有给师傅道别,就匆匆的离开,没有再回到那个学校,那个工厂去看望过师傅。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87776/31652a49b3e93ab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