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学习:
这个课程是精心打造的,是把经济学里最深邃的思想、最深刻的洞见,系统的组织起来,打造成一个系统课程,这才是系统化学习。
四个问题:
1、“好生意如果旱涝保收的话,当人们逐渐了解之后,好生意就不再是好生意了。”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含义:企业内部,整个经营活动就是一个不断重新发现、不断修正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估值的过程;
第二层含义:企业外部。竞争者会争相提供替代品,夺走原来被你独占的用户和独占的需求;
第三层含义:一旦人们发现这份工作是个金饭碗,竞争就会加剧,进入门槛就会抬高,高到后来再进去的人已得不到什么好处了。从这个逻辑上说,做皇帝虽好,但为了保住这份职业要付出的努力也相当可观,因此当皇帝不一定是好职业。
2、凝聚人类劳动越多的产品价值就越高,对不对?
产品定价的逻辑顺序,经济上的因果关系,总是从供需再到生产的原材料的成本,而不是从生产的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价格。世界上不存在合理的利润率,也不存在合理的亏损率。经济运行的真相是:商人赚了钱(或亏了)以后,再把这些往前推,归功或归咎到不同的生产要素上去,从而改变它们的估值。
3、关于租Rent
一份资源,如果它提供的服务,跟它的收费没有关系的时候,它体现出来的就是租。但是,如果提供的服务跟收费其实是相关的话,那它就体现为一种成本。因此,有租的一面,也有成本的一面。
从两个角度来看同一行为,它的核心含义是:竞争会逼着那些旱涝保收的资本逐渐变成成本,让那些本来可以懈怠的做法,从长远来看要付出代价。
4、一个社会,怎样才能减少它的寻租活动?
从根本上看,政府能够给出去的好处越少,寻租的活动就会越少。政府和企业之间应该有一个合理边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