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想做个平庸的人,但是却常常为了鸡毛蒜皮的事情纠结不断。
懊恼在淘宝上买的衣服包包还不如同事在实体店买的便宜好看;不断盘算是不是该应邀和新朋友吃饭;孩子成绩没考好觉得是自己的问题直想打脸;爱人一句话说不合就适歇斯底里地快要疯癫……没错,很多奇葩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地出现。
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在别人眼里好像还是个有为的青年,但是几年下来,不断在生活中挣扎的你也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成绩,如同猴子搬苞谷一样只是把奋斗的方向在不断地变换。
没错,这样的人很多,有你,也有我。
看了《把时间当做朋友》——困境,我感到文中的《问题》似曾相似,我们就是这样让时间在身边悄悄流逝,时常陷入《慌乱》,我们自相矛盾,“既勤奋又懒惰“,我们以为那些成功人士都有三头六臂特异功能,殊不知”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
其实普通人在生活中一般也没有过什么大事,但是他们却时时让小事情消磨着精力,浪费了时间,进而耽误了我们做主要事情的最后期限。我们看看在《问题》中作者对于这种情境的描述:
这尴尬,无论是谁,要么已然经历,要么将会经历,没有例外。这尴尬一旦出现,必然压力巨大无边,而且来自四面八方。这种巨大的压力所造成的恐慌,往往可以使当事人作出荒诞不经、让其它人匪夷所思的决定:自相矛盾、自我欺骗、孤注一掷、痴心妄想……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这种感觉让我不由得想起了高考,在接近考试的日子可谓是把这所有的感受尽数体验了一番。平日的工作中我们偶有想参与的项目,如果最后觉得时间到了而没有多大把握时,则大多以放弃终结。
说来也是非常好笑,我自己常常是这样,而且每每到了“关键时刻”都要病一场,好像就是给自己的放弃找个合理的借口。
更让我感到啼笑皆非的是,我发现很多人也和我一样。记得去年一心想要考二建,在一个学习群里加了一个微友,每日相互传阅资料,督促学习,在那时的高强度工作中竟也坚持了两个多月,考试前一个月在网上相互研究报考流程,并交了考试费。谁知道同时期公司增加了好多订单,忙得不可开交,常常把学习撂在了一边,终于在考试前一个礼拜如愿以偿地“大病一场”,并最终以“实在是不能参加考试”而终结。
前段时间无聊地翻朋友圈,看到了那个朋友在晒外出游玩的图片,我心里一热,又发了信息聊了起来,得知他也和我一样,最终因为公司忙,后来考前病了一场而没参加考试,不禁喟然长叹:真是有缘!
看看,我们都是那种“既勤奋又懒惰”的人,我们是“时间恐慌症”患者。我们常常在追逐的路上迷失了自己,我们如同文中所说:
“没时间了”是“时间恐慌症”患者脑子里唯一反复闪现的一句话。巨大的压力,极度的恐慌,是“患者”身上综合了一切矛盾:他们既勤奋又懒惰,既聪明又愚蠢,既勇敢又懦弱,既满怀希望又分分秒秒面临绝望,既充满自信又随时地体会自卑……
问题出在哪里,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陷入这样无休止的怪圈?我常常感到锥心地痛,默默问自己。
《解决》告诉我们,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
时间是不可能被管理的。必须开启心智,看清楚,想明白: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
解决问题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一切都靠积累。
且看后文作者逐一给予说理分析,让我们解放思想,冲破怪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