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文字集连载小说
母亲的路(上)二 天台

母亲的路(上)二 天台

作者: 李加福1624 | 来源:发表于2019-04-07 11:52 被阅读0次

    铺集镇西侧,有一条东西走向已经干涸的大水沟,东北向连通胶河。河水早已干涸,只有雨季暴雨,偶尔会有雨水冲刷着河底的污物,缓缓流淌。从这条大沟的宽度,可以推测出很久之前,这也是一条水流湍急的河道。

    沿着这条曾经的河道一路向西,经过马家村、小寺村,就来到天台寺村,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就出生在这里,让我们就从这个村子说起吧。

    天台寺村名的由来,最早的来由是建造在村南的一座寺庙——天台寺。那么,又是谁建造了这个天台寺呢?据《胶州赵氏家族》宗谱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赵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徙胶州西南乡,在今铺集镇境内立村,因信奉佛教天台宗,后建天台寺,遂以寺名村。” 天台寺庙建立之初,相当雄伟壮观,分前、中、后三进。前殿西侧供奉四大天王,塑像高三米多,威风凛凛,庇佑众生。中间大雄宝殿,供奉高大的镀金佛像,肃穆庄严。两侧供奉18罗汉,个个手持法器,栩栩如生,气派非常。后殿塑有许多佛像,有十八支胳膊神、送生爷爷、送生娘娘等。墙上绘有“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壁画。每逢节日,方圆几十里的信众聚集此处,上香许愿,求子求财,愿佛祖保佑家人平安。

    从赵氏始迁者建造天台寺开始,已经过去了六百多年,天台宗寺庙早已无影无踪,来历也已经被人遗忘。近代的传说演变得更像神话:寺庙原址位于村南大坝南岸,庙里有一老一少两个和尚,吃斋念经,青灯孤影。小和尚每日吃斋念佛,寂寞冷清,天长日久凡心思动。虽然皈依佛门时在佛前发誓不再还俗,但内心希望可以离世俗近些,多看一些人世繁华。于是,在师傅外出化缘之时,在佛前祷告:此处虽清净,但里俗众太远,如何渡得他们?望佛祖将寺庙搬至村东高台,俯瞰世间,离村民近些,也好以佛法普渡众生。真是天遂人愿,在夜里,寺庙真的被神力搬迁至村东高台位置。小和尚见佛法显灵,遂了心愿,再也不敢造次,认真诵经念佛。但村民却认为寺庙天天锣鼓笙罄,木鱼声声,香火气太浓,还是离村子远些清静些好,于是焚香祷告后,将寺庙整体搬迁回原址。小和尚内心不平,又祷告搬迁,寺庙果然又在某个夜晚抬至村东。村民合力再次将寺庙搬回原址,结果法力第三次将寺庙抬至村东高台。事不过三,于是村民彻底明白了,此乃天意,便让寺庙留在了村东。这就是天“抬”寺的传说。

    岁月更迭,寺庙倾颓,和尚也已远走他乡。有信众在原地建起了小小的关帝庙。虽称之为“庙”,却是小的可怜的一间矮房,大如螺壳,简朴之至。“庙宇”约三米见方,两米半高,黑砖青瓦,四周无窗,仅朝南有一半米宽一米半高的矮门,屋内并无高大的佛龛,只有一段刚高出地面的石台,石台上中间供奉着武财神“关羽”,左右是关兴、周仓侍立。三尊雕像均为石质,仅有半米高,未有彩绘,面貌并不清晰。没有了和尚诵经,没有了信众供奉,小小关帝庙显得冷清、寂寥。偶有家中孩子受到惊吓或是家人生病,信奉关帝的人才会来到庙前,撮土为炉,烧上几炷香,祷告上几句,便匆匆离去。更多的时候,这一所无人看守的房子成为孩子们玩耍的场所,女孩蹦蹦跳跳,胆大的进到室内摸摸石像,想起父母嘱咐要敬畏神灵,又很快的跑到屋外。调皮的男孩子则无所畏惧,胆大的将石像搬到屋外,放倒在地,有大人呵斥,才急忙搬回去摆好。就这样,在无人关照的情况下,也不知是关兴还是周仓的石像不知所踪,只有一尊石像陪伴着关老爷,默默站在“庙”内,守护在天台寺村边。

    “天台寺”村名一直沿用,虽以“赵”姓立村,但现在村里却以“董”姓居多。“董”姓始祖从高密柴沟南董家庄向南迁25里至天台寺村,繁衍至今已有一百多户,在村后设立了董家祠堂。也许是关老爷的庇护和老祖宗的保佑,勤劳朴实董家人,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也创造了相对其他宗族较为丰裕的财富和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母亲的路(上)二 天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zj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