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凯里学院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作者: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21民本 | 来源:发表于2023-03-25 10:41 被阅读0次

人文学院 21民本 龙梦婷 2021410060《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的代表作,作者从探寻人生的意义出发,启迪我们去理解真实的生命意义。他告诉我们,理解一个人,就要从他的过去入手,而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则是与他对于过去经验的认识和理解相一致的。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认识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难,超越自我。阿德勒曾是弗洛伊德的弟子,在《自卑与超越》中,关于记忆和梦的探讨,作者也参考了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针对教育、家庭、婚姻、犯罪等社会性问题,作者也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出了十分有价值的观点。《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但通俗中包含着极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学术价值。在本书中,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娇纵、被忽视的儿童,以后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家长和教师应培养他们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本书大大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这本书里面涉及的心理学观点是很广泛的:酗酒者,变态者,性欲倒错者,犯罪心理,问题儿童及问题少年,神经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忧郁症患者,甚至关乎某些女性为何堕落为娼妓……等等。总之,这些人都表现出他们患“自卑情节”(个体心理学术语)。而且书中谈到个体(即每个人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都跟他从小所受过的家庭教育,家庭背景,兄弟姐妹几个,他个人早起的记忆,是否患有先天性身体缺陷,残疾等等。甚至追述到他在学校时的所接受到的教育,这就又涵盖了师生关系,等等。但无论如何,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博士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几个人会对自己目前所处的地位感到满意,追求优越是全体人类共有的天性。但如果一个人所追求的目标和理解生活的方式出现错误,那么他就很可能走向悲观之途,以至于犯罪,背叛道德伦理,从而走向失败!唯一能超越这种自卑感的方法就是赋予生活真正的意义——“懂得生活在于奉献,和身边的朋友或同事互利合作,以获取大家共有的利益”——就是正确平等的对待人,对待社会,对待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ei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