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應該都有想过,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一个像某某某一样的人,但想成為別人,就好像不喜歡做自己,不喜歡待在自己家,這樣【生活】來了,客人來了,你都不想開門,別人見不了你,你也不會見到世界,更體會不到100%做自己的樂趣。

如果說有個什麼方法可以褪去這諸多顧慮,回歸本真的自己,那應該就是將自己發往印度,跳入恆河,鉑依當下。

Vananaci旁的恆河夜祭,2300多年來的每一個黃昏,不管政局動盪抑或狂風暴雨,都正常舉行。

人們覺得每一天的生命都值得慶賀,流動的恆河會原諒他們所有的過錯。然後第二天清晨,日祭後,一切從零開始,零即是新起點也代表無限可能,彷彿除了當晚黃昏時分的夜祭是為確定外,其他皆拋入未知,一種任憑生命怎麼安排,【我】都會全然接受的柔力牟足了勁兒地四處慢延。

慢,是印度的本質,好似它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種思想。沒有要更快樂的訴求,反而活得更快樂。
在這萬人聚集的夜祭中,旧【我】漸漸沈淪,岸邊的祭祀儀式奪去了【我】的魂魄,【我】已成躯壳,當儀式結束,音符降落,【我】已不再是儀式前的那個【我】,額間那一抹硃砂就是明證。
观罢,新的【我】带着新的思维、新的感官、新的角度、迈着新的步伐带着【我】往生命更深处探索。

那个旧人已在死亡观礼中,被葬礼王家族保护了数千年的圣火燃烧殆尽,次日日祭,在接受恒河母亲的洗礼后,重新出生。

在如何抵達彼岸的問題上,恆河有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