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中生的小朋友聊天,她说她会住爸爸家,也会住妈妈家,哪儿都可以住,哪儿都不像自己的家。
爸爸再婚了,有了小儿子,妈妈带着她同父同母的妹妹,谈了男朋友。她心疼妹妹,把妹妹的不幸遭遇讲给继母听,继母说可能妹妹分床哭和妈妈交男朋友有关。
做为已婚妇女,听多了家长里短,我敏感的觉得人心隔肚皮,不知道是否都是善意与乐观分析。
我提醒她,那是两个家庭,妈妈家是妈妈家,爸爸家是爸爸家,弄清界限,不要两家传话。我还讲只有当了妈才能体会很多事儿,讲我对我妈的误会和自己当妈后的顿悟。
小朋友开始教育我对孩子的说话不妥之处。
对于小朋友的说辞,我不太接受,她理解的重点儿不是我我对我妈长大后的那份理解,而是我做的不恰当之处。
我只能说小朋友分析的很对。
我反思,我总想用自己的经验去告诉别人,别人没有经历,怎么可能理解。我提醒一句就够了,智慧的、有心的人自会从中学习,对于无心的人,像我这样说,只会觉得我好为人师,很讨厌,也总是一副指导别人的架势,让别人失去了谈话的欲望!
我可以更好的倾听,然后更好的提问。这样才是一个智慧的启发者,而不是别人的训导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