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答顾东桥书》第十三天

作者: 官洪芹 | 来源:发表于2017-08-02 23:22 被阅读0次

2017.8.2

《传习录.答顾东桥书》第十三天

顾东桥来信中问的“谓致知之功,将如何为温凊,如何为奉养,即是诚意,非别有所谓格物,此亦恐非。”这个问题其实我也不明白,看了阳明先生的回信,感觉还是一头雾水,看来我的意不诚,心不静,没有认真思考阳明先生的话。

之前以为的“格物”,是根据自己的认识或者通过别的一些什么手段把一个物,一件事去看透它,这当然需要功夫。

《大学》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这就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性;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一是“内修”去说文解字查了这个“格”字,解释是“木棍很长”意思。我一下子又懵了,看来没有“格物”的功夫,即便是看解释也很难看的懂。

“木棍很长”就容易“至”,问题是如何使自己思想的“木棍”足够长,看待问题才能足够清楚。说来说去,格物功夫的养成还是在先期的“行”中。只有在不停的“行”中,才知道向哪个方向的“行”是正确的,然后才能继续不停的行下去。只有“行”的正,才会有正确的经验和结论,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走的更快,走的更远!

相关文章

  • 《传习录》学习心得十一

    今日开始学习《传习录》第二部分的《答顾东桥书》。 顾东桥(公元1476——1545年),名鳞,字华玉,号...

  • 读《传习录》第十三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答顾东桥书第三天。 先生回复冬温夏清之格物、致知。冬温夏清为“物”;对于冬...

  • 《传习录》中001

    答顾东桥书1 【原文】 答顾东桥书 来书云:“近时学者务外遗内,博而寡要。故先生特倡‘诚意’一义,针砭膏肓...

  • 《传习录》精读1

    答顾东桥书1 【原文】 答顾东桥书 来书云:“近时学者务外遗内,博而寡要。故先生特倡‘诚意’一义,针砭膏肓...

  • 传习录答顾东桥书8.1

    心一而已。人的一切行为都由自己的思想决定,心想事成,心的出发点是正方向,那就办正事合正理。心的出发点违背常理则不合...

  • 传习录答顾东桥书8.2

    学习的宗旨是要明白道理,按正确的理去做事情。万事万物接受学习实践的过程都要一生推究,无穷无尽,每个人的心不同,做的...

  • 传习录答顾东桥书8.3

    天理在心中,终究不灭。良知的光明,永世长存。 这是亘古不变的,人心本善,即使暂时迷茫,但经过碰壁,行不通最终也会回...

  • 传习录答顾东桥书7.31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求学者致力于外物而遗失了内心,授业解惑没有了根本...

  • 《传习录》第十四天学习心得

    今天继续学习《答顾东桥书》最后的内容。

  • 《传习录.答顾东桥书》第十三天

    2017.8.2 顾东桥来信中问的“谓致知之功,将如何为温凊,如何为奉养,即是诚意,非别有所谓格物,此亦恐非。”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答顾东桥书》第十三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hu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