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特殊的时间,这样的口号,振奋人心。
然而,相比日本捐赠物资上的留言,国人内心不平静了。
2月初,日本捐赠过来的物资箱上,第一次写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这是唐代鉴真东渡时的一句偈语,意思就是虽然我们地理相隔,身处不同的地域,但是我们在同一片天空之下,共享相同的风月)
第二批捐赠物资上书写的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句话出自先秦时的《诗经•秦风•无衣》,谁说没有战衣?与君同穿战袍。)
10日,日本富山县向辽宁省捐赠1万枚口罩,上面写着“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这句话改编自南北朝周兴嗣的《千字文》,引用其中的“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昨天,网民又发现日本捐赠箱上,书写的是“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句诗出自王昌龄的七言绝句《送柴侍御》,其中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我们为日本人用心选择的诗句感动,这是一份随同物品而来的温暖,似乎日本捐赠的物品更为珍贵,同时又有点酸涩,为甚咱们祖先的诗句,人家用得这么妥帖?有点打脸,有木有……
网友们看到这里,又感激又惭愧:为啥每次日本人一送东西,我就得到处翻书……
为啥他们引经据典,我们数典忘祖……
啥我们只会干巴巴喊一声“加油”……
可是,“加油”真的毫无文化,真的干巴巴吗?
其实这两个字也是有一番来历的。 那么“加油”这个词是怎么风行的?和一个名人有关,说起他,您一定不陌生,张之洞,和他有关?不,和他父亲有关,张之洞之父——张锳。
据史书记载,在道光年间的安龙城,一举人张锳,在任期间,每到午夜交更时分,他都会派两个差役挑着桐油篓巡城。前面的一个提着灯笼,后面的一个挑着桐油篓,沿着大街小巷游走,只要见到哪户人家亮着灯光,并有读书声,两人便会停下来,高唱一声:“府台大人给相公添油啰!”等读书人开门后,后面的一个差役便放下油篓,取出油筒,再从油篓中舀出清亮的桐油,倒进这个读书人的灯盏里,并补上一句:“府台大人祝相公读书用功,获取功名。”随即又向另一户亮着灯光、有读书声的人家走去。
就这样,每晚给安龙城里的读书人添灯油,张锳前后坚持了13年,不管天晴下雨,夜夜如此。在张锳的不懈努力下,学风兴盛,培养出一批人才。10余年间,考取举人20余名、贡生8名、进士2名。
这就是“加油”的由来。 后来,“加油”一词就这样风行开了。不管是体育竞赛等各类比赛,还是生活中遇到挑战,我们鼓励对方的时候总会说:“加油!” 加了“油”,动力更足,跑得更远;寓意都是更强大更美好。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一切都会好的!我们会更强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