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天天都是菜比米多的稀饭,偶有变换一下口味,就是做烙饼。
石磨磨出的小麦粉,通常的吃法是烙饼。摘一把刚发的鲜嫩花椒叶,洗净,切细,拌在小麦粉调好的面糊里,加上一点盐,搅匀。
烙红的铁锅里,倒上一点油,用铲子均匀地散开,尽可能地让每块烙饼都沾上油,灶堂的火调小,免得糊锅。
小勺舀起一勺面糊,摊在锅底,后面的,以中间的烙饼为中心,一勺面糊一个烙饼,一圈儿一圈儿地添上去。
一般说来,面糊只添两圈。因为,那时没有烙饼的平锅,只有普通的炒菜锅,添得太高的面糊,会因为锅壁太陡,而往下淌,跟下面的烙饼混在一起,连成一片,成不了一个又一个圆圆的小烙饼。
待锅里的小烙饼,四周逐渐变得透明时,那是开始烙熟的标志,左手提铲,右手拿筷,小心地把锅里的烙饼,一个一个地翻一遍,免得贴锅的一面糊掉了,而面上的一边是生的!
锅底的那块烙饼吸饱了油,黄灿灿的,透着诱人的香!把它铲到最上沿去,再把上沿少油的烙饼翻一面转移到下边,尽量让每个烙饼都吸点儿油。
锅底吸油多的那块烙饼,常常被孩子们争着夹到自己的碗里,咬在嘴里,香香的,发出脆脆的“嚓嚓”声!没有吃到锅底儿那块烙饼的,会投去羡慕的眼神儿,只要不吵不闹,大人也都睁只眼闭只眼。
烙饼时,孩子们喜欢放糖,香香甜甜的,但在大人眼里,那叫吃挑食,有点奢侈的味道儿;大人节约,常常在面糊里撒上一点盐花儿,有点咸味就行。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再也不为锅底的那块油烙饼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儿。
现在的我们,也一样会烙饼,买一口平底的专用烙锅,为了健康,尽量少用油,只要不糊锅就行,不再追逐当年那块用油越多,就越好吃的烙饼。
那个年代的肠胃,太枯了,枯得快要生出锈来!想吃油多的烙饼,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在的烙饼,不再局限加糖的或是加盐的,增加了许多新的花样:加茴香叶的、加干咸菜末儿的、加胡萝卜丁儿的、加土豆丝儿的、甚至是加苹果丁儿的……花样繁多,加的什么配料,就成了什么烙饼。
调面糊时,大方地加上两个鸡蛋,烙出的饼更松软,口感也更好!
烙饼,南方人在夏天常做。
喝一口稀饭,夹一块烙饼,咬上一口,细细地咀嚼着,品着烙饼里配料的味道儿,或香,或甜,溢满口腔,然后在心间荡漾开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