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讲述山西之富。在十九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竟是山西。直到二十世纪初,山西仍是中国的金融贸易中心。山西商业的发达、豪富人家的消费,大大提高了所在地的就业幅度和整体生活水平。而那些大商人都是在千里万里间的金融流通过程中获利的,并不构成对当地人民的剥削。苏州的“三晋会馆”,宋蔼龄到丈夫孔祥熙家乡去的描写,都体现了山西的富足。
第二节,作者来到山西,先去了平遥西大街。这实在是一条神奇的街,精雅的屋宇接连不断,森然的高墙紧密呼应。经过一二百年的风风雨雨,处处已显出苍老,但风骨犹在,竟然没有太多的破败和潦倒。当年平遥城会繁华到何等程度,约略可以想见。作者又来到乔家大院,这个宅院没有任何避世感、腐朽感或诡秘感,而是处处呈现出一代巨商的人生风采。
第三节,讲述山西人“走西口”之路。山西物产匮乏,人多耕织少。山西人没有你争我夺,没有自甘潦倒,也没有抢掠造反。他们把目光投向家乡之外的辽阔天地,走西口。走出了背井离乡,走出了妻离子散,走出了十几年寻亲之路,也走出了“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山西商人越走越远。
第四节,分析山西人良好的人格素质。(1)坦然从商。在“士农工商”的社会序列下,山西人坦坦荡荡,对自身职业没有太多的精神负担。(2)目光远大。整个中国版图都在其视野之内,山西商人最能发现各个地区在贸易上的强项和弱项、潜力和障碍,然后像下一盘围棋一样把它一一走通。一系列山西票号的建立,最体现了山西人的眼光。(3)讲究信义。“联号”之间有分有合,互通有无,构成一种商业大气候。山西商人即便对联号系统之外的商家也会尽力帮助。(4)言语管理。清代许多山西商家的“号规”,内容不仅严密、切实,而且充满智慧,即便从现代管理学的眼光去看也很有价值,足可证明在当时山西商人中已经出现了一批真正的管理专家。
第五节,剖析山西商人人格素质中脆弱的一面。商业的成功和封建家长制,他们的商业人格不能不自相矛盾乃至自相分裂,有时还会做出与创业时判若两人的作为,这就是山西商人败落的内在原因。日昇昌总经理雷履泰和副总经理毛鸿翙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庸俗的勾心斗角,纯粹中国化的侮辱,使创业之初的吞天豪气和动人信义荡然无存。
第六节,讲述山西人落败的历史原因。中国近代社会极度动荡,当国家正常的经济脉络已被破坏时,票号不可避免地走上了末路。
第七节,表达了作者的惭愧心情。山西商人曾经创造过中国最庞大的财富,居然,在中国文人浩如烟海的著作中,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记述。一种庞大的文化如此轻慢一种与自己有关的庞大财富,以及它的庞大的创造群体,实在不可思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