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婺源的水》,对婺源又加深了一点印象,又多了一份向往,尽管目前为止还没去过。初识婺源,印象中是那一片金黄黄的油菜花,在微友的朋友圈中,在导游朋友的介绍中,那满目的金黄很是令人神往,朋友们也都说,婺源值得一游,婺源的花值得一看。于是就有了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去婺源看花的想法。再次了解婺源还是同样的途径,从友人的口中得知,婺源漂流很是刺激,从她们朋友圈九宫格中也感受到了那种刺激。因此,又有了去婺源的念头,感受一下那的漂流。就这样,春去春来,花开花落,从春天想去看花,到夏天想去漂流,有了很多次的想法,去一趟婺源,不管是看花还是去漂流,去一次也好,差一点也付诸行动了,然从春到夏,终没能成行,那些美好还是存在于别人的朋友圈中,朋友们的口述中。
读了《婺源的水》,感觉旅游其实也没有当季一说,只要去了,啥时候都是最好的时节,艳丽的时候有热闹的美,花谢的时候有平静的美,每个时段美不相同,就如作者所说,婺源的花是出了名的,但她没有选择菜花黄的时候去,却很高兴,因为撞见了婺源最为本色的样子。
很多时候,在畅游他乡的时候,置身于热闹之间,也很好奇他们原本的生活状态如何?偶然遇见也是一件幸事。在那份本色中,知道了婺源,除了有好看的花,还有水的清。在那份本色中,看到了当地人平常的烟火人生。
在游人很少的村庄后面,显得尤为安静,几个农人闲坐在一座石桥上说笑打趣,说着当地的方言,农具搁在一边,这不就是我们的生活日常吗?让人不觉想起,在家乡的时候,邻里之间说笑的情景。晴好的日子,在冬日的午后,在夏日的傍晚,亦或是春秋的闲暇时光,邻居们就会相聚在某公共区域空地之处,闲聊说笑,闹惯了脚的大伯大妈偶尔还手端饭碗,歇不住手的邻家大姐有时手里还织着毛衣,一边聊着一边还做着自己的事。这也许就是真最真实的生活写照吧,也是人们最平常的烟火人生。
溪边有当地的女子在汰洗衣裳,红色塑料桶里,家常的衣裳,被她一件一件掏出来,放到溪里,不紧不慢地汰洗,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几个当地小孩拿着水瓢蹲在自家门口的小溪边逗水玩,捉着小蝌蚪,这是儿时的场景,现在很难见到了,难见到戏水的儿童,更难见到那清澈的溪水。文中说婺源水的好看就是在于它的清,弯腰掬起一捧,水清冽冽的,从指缝间跌落,每一滴,仿佛都带着清甜,让人心里充满莫名的感动。那一泓的清水,倒映着戏水儿童的身影,像游弋的鱼。文美,景也美。难怪说婺源除了花,除了水,这是婺源最美的景致。
读了《婺源的水》,见到如此美丽之景,真的想去一趟婺源,亲身经历一下它的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