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剽悍读书营八连【读书复盘】
【0125】为什么我们总是忙忙碌碌,却总是一无所获?

【0125】为什么我们总是忙忙碌碌,却总是一无所获?

作者: 汉汉汉酱 | 来源:发表于2018-01-25 20:58 被阅读0次

其实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今天在有书上面看到了这本书,底下还附带着共读。于是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想要重新开始拾起阅读。说起来也蛮搞笑的,自己的书中并没有《稀缺》这本,还是我马上上亚马逊购买了电子书。

寻找了一个全新的阅读方法,通过自己的时间记录,发现居然读了两个小时,顺带一提我只读了1 - 44页。很令人震惊的答案,但是不得不说,确实让人重新反思了一下。

现在我们总是说自己很忙碌,然后认为这都是自己时间管理做的不够好,可是,我们学了很多的时间管理方法,都没办法把问题解决。原因就是在于我们并没有根本上了解到我们问题产生的理由是什么?

01 什么是稀缺

《稀缺》的一开始就用“塞德希尔”和“肖恩”的故事来说明什么是“稀缺”。

塞德希尔总是抱怨时间不够,事情做不完。为了防止事情进一步恶化,决定在完成现有事物之前不再接受新事物。

肖恩则不仅是月光族,还需要靠借款来偿还借款,面对诱惑,总是无法拒绝。

塞德希尔:时间太少,要做的事情太多。

肖恩:手头拮据,债务太多。

虽然时间管理和金钱管理造成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但是他们都能感受到了“稀缺”所带来的影响。

其实我们现在大部分人都是过着这样的生活,并且在这个环上不断的跑着,始终都无法意识到这到底是为什么。

“稀缺”是一种社会概念。

孤独者不擅长社会交际;政府缺乏资金去进行城市规划;我们自己定下的减肥目标等其实都是稀缺带来的影响。

稀缺给我们造成的影响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会因拥有的太少而感到不悦,更多的还是因为它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强行的进入我们的思想之中,稀缺深深的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无论我们的愿意与否,它都会牢牢的俘获我们的注意力。

作为社交恐惧症的我,更容易去辨识到对方言语以及面部表情变化所传递的真实信息,因为我朋友本来就少,我害怕因为失去而造成更多的影响,所以对这些细节的观察都非常的仔细。

其实这本身就是因为“稀缺”所给我造成的影响。因为朋友太少,所以会格外关注。

换个简单的概念说,假如三天后就要期末考试,这三天的复习状态以及内心带来的紧张感远远比 三个月之前更加强烈,而做题的正确率也会有所提高。

这是因为当稀缺俘获大脑时,致使我们的注意力就会变得更加集中,做事更有效率。

那你是不是要说稀缺还不错,这不是促进我的发展吗?

其实不然,书中有提到:稀缺会降低带宽,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减弱我们的控制力。

02 专注的“得”

在这部分作者提出一个概念就是“专注红利”,经过我简单的思考之后,其实就是类似于上面所说的考试复习。由于“目标抑制”的作用,人们在专注于某项重要事物的同时,就不容易想到其他的事物。

英国著名记者马克斯 · 黑斯廷斯曾说过:英国人头脑最好用的时候,就是快要来不及的是时候。

其实我们大部分被时间追赶人,不正是像英国人一样吗?

在朝着目标前进的途中,稀缺会自动帮我们排出掉一切干扰和诱惑等因素,让我们做到凭一己之力很难做到的事情。各种类型的稀缺都会产生专注红利。

包括我们的债务问题,眼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等,都会因为稀缺的存在,而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03 管窥的“失”

然而,我们过于专注于一件事情,就意味着我们必然会忽略掉一些事情。

就好像通过管子看问题,所要解决的事情都是通过管子去看的,那么在管子外面所涉及到的事物,我们就会无视掉。

苏珊 · 桑塔格曾说:摄影就是将景物装入框内,而框入一些东西就意味着其他事物会被排除在外。

我们因为稀缺而促进,但是却又会因为稀缺而失去一些东西。

我们总是抱怨时间不够,其实真的不够吗?并不是,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的意识到稀缺的问题,认知过后好好安排自己的时间,总是能够解决问题的。

前44页的阅读就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想法,稀缺是一个社会概念,不仅仅存在于我们自己身上。

期待接下来与《稀缺》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附上此次随书做的笔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125】为什么我们总是忙忙碌碌,却总是一无所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rb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