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什么是自己,我们又怎样可以成为自己?
罗杰斯认为,所谓自己,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的生命体验的总和。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的意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感觉,我们没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快乐或忧伤,我们都会感觉是在做自己。
心灵成长就是使一个人能够更好的做自己。可是“做自己”这个问题,太大了,或很难说出个标准,因为每个人的理解和体验都不相同。我大致把“做自己”按心智发展历程分为初级到高级四个心理阶段,即:魔幻自我阶段、假性自我阶段、叛逆自我阶段、合谐自我阶段。具体如下:
一、魔幻自我阶段
这是个原始自恋的状态,在主观意识里只知道有自己,不知道有它人,默认自己是一切的中心和主宰,觉得一切都应该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并为自己所使用。听上去这就是一个相当有缺陷的结构。但其实这个阶段原本是婴儿期正常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也是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的初始状态,只是由于发展上的不足,导致一些人的心智发展停滞在这个时期,即便到了成年,心智也还是处在充满全能幻想的婴儿期。
这个停滞也分程度上的差异,如果是大面积的停滞,人格上的病态就最为严重,比如那些反社会人格障碍、自恋行为障碍等。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常见的是局部的停滞,未必达到人格障碍的诊断,但性格里会有过度索取、依赖寄生、不懂感恩、动辄暴怒、对他人充满不合理期待等个性偏颇的现象。
二、假性自我阶段
这个阶段由于现实功能的增强,个体可以在心理层面意识到他人的存在了,同时也意识到很多东西不能那么主观臆断了,但这也意味着自我认可的感觉需要他人的参与才能完成确认了。
这个阶段的性格表现可以分成两种亚型:
一种是致力于迎合他人评价的类型:这类典型代表是薄脸皮自恋的人,俗称“玻璃心”,核心情感体验是羞耻感,要面子,看似自尊心强,实则自尊心脆,擅于掩饰虚弱和不足,喜欢听表扬,不能承受批评和失败,听到不同意见就容易产生被否定感,耐挫能力低、极度敏感的人,大都归为此类型。本来自尊心强可以带来积极向上的驱力,但这个阶段的自我确认还没有充分完成,所以自尊仍是处在较低的水平,由此带来的内部焦虑反而会拖拽真实自我的表达,这些都会阻碍真实自尊的持续发展和建立。
另一种是致力于迎合他人需求的类型:这类典型代表是中国式好人,俗称“老好人”,核心情感体验是内疚感,不愿得罪人,不擅长拒绝人。一旦遇到人际冲突,宁肯将就自己,不能委屈别人。这样的结果是,大家满意,但我累,也因为辛苦或者得不到尊重而抱怨。缺乏个体独立性,该说的话忍着没说,想拒绝的时候不好意思拒绝,压抑下未满足的愿望变成愤懑的小情绪,又不能痛快的表达,大体的人际印象是“感觉有点假”。这里的“假”指的是一种内外情感的“不一致性”,是一种不协调的情感体验,这里有别于另外一种社会气息浓厚的、善于操纵权术的、处事圆滑的、常常脸上堆着笑,永远看不到其真实态度的、对什么事情都看似不生气不介怀的“伪装性面具”姿态,那是一种更为厚重的防御性姿态。
三、叛逆自我阶段
这个阶段是快意恩仇的阶段。具备了一定的底气和支撑,自体感明显增强了,不过份的害怕别人怎么看待自己了,情绪也不用藏着掖着了。该拒绝的时候果断拒绝,该表达的地方非表达不可,在感受到意愿被强加的时候,有强烈的反抗态度,情非所愿的事情绝对不做。看上去社会功能有所减弱,甚至原本稳定的人际有关系有局部破坏的可能,但这是发展中自我力量向外界试探、撤回、再校对的必经之路。
由原来的不敢表达到敢表达,内部冲突变成外部呈现,自我意愿清晰坚持,精神层面显得更有力量感了。这个阶段好的地方在于内外情感的一致性增强了,局限的地方是自我有防卫过当以及人际僵化的情形出现。很多时候大力的强调自我,大声的拒绝他人,恰恰是因为内部的心理界限感还没有足够稳定,害怕最终被别人的需求覆盖掉的焦虑性反应。
当然,这里的高强度自我表达指的是一种主动的表达,而不是某种情绪堆积到一定程度后忍无可忍的失控性反应,更不是那种自尊脆弱一碰就炸的自恋性暴怒反应,后两种是一种被动参与的碎片化表达,有别于前面真实自我的主动表达。
此外,自我的发展并不完全以简单的递进方式来呈现,特别是第二三阶段,都属于自我不够稳定的阶段,实际生活中更多的是一种交叉性存在。
四、合谐自我阶段
这是最为整合、协调的自我阶段,这样的自我状态也是优良人格形成的基本条件。在这个阶段里,人们通常十分清楚人自己的心理界限在哪里,哪些事情我愿意去做的,哪些事情是我并不情愿但为了全局可去妥协的,哪些事情是即便招致非议也要明确坚持的。
在这个阶段,自我强度的表达已处次要的位置,更大的改变来自于“自我弹性”的提升,能把该说的说出来,也能把不该说的含回去,既不表里不一,也不用力过猛。十分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但无需每次都按自己的意思来,更不是随时随地求满足。
负性情感的承受力也随之提升,意即可以承受拒绝别人的时候会有内疚的感觉,也可以承受被拒绝的时候会有不适的体验,但不会破碎。基本可以做到在现实冲突中自如的选择,也能最终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全部的责任。
这差不多就是那种“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展云舒”的豁达境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