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

作者: 山麓雄风 | 来源:发表于2023-11-04 12:57 被阅读0次

明代永乐年间,岭南丰川城里有户王姓人家,男主人王仄平,妻子凤姬,生育两个儿女,女的十一岁,男的只有九岁,家庭重担只要落在父亲身上。

一家人住在一间又窄又小的房子里,王仄平在城里打短工,干点零活,每天挣点碎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王仄平想:这样的日子何时才能活到头?于是,他决定到外面闯荡一番,也许会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妻子凤姬赞同他的观点,她对他说,如果他外出了,她会另想办法找点活干,来维持这个家庭。

就这样,王仄平打点行装上路了。

妻子凤姬在家找点缝缝补补的活儿,尽管经济拮据,但也能把这个家庭支撑起来。

王仄平南下到海边雷滨城,在那里找到一个临时落脚点,他到一家销售光身家禽店,专干宰杀家禽的活儿,并住在工棚里。

在那里干了一个多月,后经人介绍,进入一艘远行的商船当差,那艘船专把本地特产运送到海外出售,如绸缎、陶瓷玉器、珍珠、海干品、茶叶等,换回当地的特产。

一年后回航,王仄平赚了一笔银两。第二年再跟船出去又赚回一笔银两。

王仄平就利用赚得的那些银两在城里买了一间两层的房子。

第三年准备出发前,他把房子暂时交给一个信得过的朋友郑四代管,然后就出发了。

王仄平的商船快要到达暹罗时,遭到强盗船拦截,冲突之下,一些船员被打死打伤。

王仄平在冲突中被打成重伤,不治而亡。

一年后,王仄平的事给郑四知道了,他为朋友的死而感到惋惜,至于王的房子,他没有想什么,就一直住下来。

却说王仄平的妻子凤姬在丰川的家里劳苦劳累地干着,支撑起一个三口之家,丈夫外出四年了,没见他回来过一次,也没有他的任何信息。

凤姬有个伯父在雷滨城,她决定带上两个孩子去找他,也许伯父会给两个孩子做个打算,给他俩指出一条未来的路。

他们仨到达雷滨城后,找到了伯父家,就暂时住在他那里。

为了解决凤姬的工作,伯母给她领回一些破旧衣服,让她来缝缝补补,赚点生活费。女儿王一兰已经十五岁,长得俊俏伶俐,令人喜爱。她每天买菜做饭,操务家事,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儿子王一雄十三岁了,伯父把他送到一家学堂去念书识字,为将来的生计铺路。

却说郑四是个商人,经常在市场活动,了解市场的动态,什么东西有银两赚就做什么生意。

他有个儿子名叫郑枫,年已十六岁,他常常在市场里做点商品批发生意。一次在市场里,他遇上王一兰,看到她美丽动人,打心里暗恋她。

以后,每当看到王一兰从他身边走过时,他总是不断地看着她,沉迷于单相思的胡思乱想之中。

很快,王一兰意识到这个男子在爱自己,时间一长,他俩认识了。

通过交流,她感觉到他是个可靠的人,可以与他维持着朋友关系。

一年后,郑枫十七岁了,而王一兰也十六岁了,郑枫想要娶王一兰,得到父亲的同意,叫媒人到她家去说媒,王一兰的母亲凤姬虽然没见过男方,更不知道男方的性格怎么样,但她知道女儿与男方聊过,并且喜欢上他,作为母亲的,也就同意了。

两个月后,王一兰嫁了过去,可是,不到一个月,不知为什么,丈夫郑枫却把她休了,她哭着跑回家来。

母亲问她到底是为什么,她痛苦地说:“刚嫁到男方家时,郑枫对我百依百顺,我俩很恩爱,二十多天后,他就变成另一个人,说我在家什么都不做,他家容不下我这样的人,所以就把我给赶走了。”说毕,便大声哭了起来。

凤姬看到女儿这么倒霉,心里很难过,却不能为女儿分担多少痛苦。

伯父王宽得知这事后,感觉事情不明不白,他要问个水落石出。

就在母亲凤姬和伯父伯母面前,王一兰把她在郑枫家最近几天说过的话尽量地回忆起来。

她说:“记得我初到男方家时,郑枫对我很好,他的父母也一样对我很好,我就想不出他家为什么对我突然变卦。”

“你想想,他们问过你什么,而你又对他们说过什么,或者做过什么?”伯父问她说。

“记得有一次吃饭前,郑枫的母亲问我,我母亲为什么离开丈夫,”王一兰说:“我当时回答说,我母亲没有离开丈夫,只是丈夫外出务工没有回家,已经五年了,没有见过丈夫而已。她又问我说,我父亲叫什么名字,我告诉她,父亲叫王仄平,她就不再问了。从那以后,他们家对我就不好了。”

伯父、伯母和母亲凤姬都感觉男方家有问题,必须要了解清楚。

凤姬亲自去查问一下,她走到郑四家附近,看到一个年过半百的女人坐在家门口缝补衣服,凤姬走向前去问她说:“阿姨,请打扰一下,附近郑四家最近发生过什么事没有?”

“没见有什么事啊。”阿姨回答说。

“请你仔细想想,比如说,他家有没有什么陌生人来过。”凤姬问她说。

阿姨想了想说:“没见有,这个郑四以前不是在这里住的,好像在前年他才搬来这里住。”

“为什么?”凤姬追问她说。

“记得前年年底时,有个三十几岁的大哥哥在这里住,到了去年春天,郑四搬过来住,那个大哥哥就不见了。”

“那个大哥哥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吗?”

“不知道,”阿姨说:“你到郑四左边的邻居家问问,邻居家的林叔与那个大哥哥接触过,你去问就知道了。”

“好的,谢谢!”说毕,凤姬离开了她。

凤姬来到林叔家门口,门关着,她走上去用手敲了敲门,门开了,只见一个女人出现在门前,凤姬向她说明来意。

女主人见凤姬也是个女的,说话也挺有礼貌,她就放心下来说:“原来那个大哥哥名叫王仄平,去年春天她跟随商船远航去了,他一走,郑四就来住了,也许是王仄平让他代管理这间房子。”

“后来王仄平怎么样了?”

“没听说,不知道情况怎么样。”

“好了,谢谢你!”说毕,凤姬离开了她。

回到伯父家,她把了解到的事告诉给伯父伯母俩。

伯父认为,这事要查个水落石出,但自己不好出面,得要找一个压得住郑四的人才行。凤姬同意他的建议。

伯父在县丞衙门里当差,里面有个叫黎澄的衙吏与他比较合得来,叫他出面去找郑四,相信他会把这件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下一天,伯父见到黎澄,带他到一家酒店喝酒聊天,顺便把这事告诉了他,他答应他会到郑四家了解情况。

两天后的一个下午,黎澄带着两个身配大刀的衙役来到郑四的家,郑四心有点慌了,不得不配合问话。

黎澄问他说:“郑四,你的房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请你一一道来,不得有半个假字,否则,带你到衙门去。”

“不敢,不敢,我老实说就是了。”郑四说:“有个名叫王仄平的人,他认识了我,前年底,他在我家附近买了一间两层楼的房子,即是现在这间房子。去年春天,他要跟随商船远航,他就把房子交给我代管理,计划他一回来,我就把房子交还给他,谁知他所在的商船将要到达暹罗时,遭到一伙强盗打劫,在激战中,船员虽然把强盗赶走了,可是,王仄平被强盗打成重伤,不治而亡。这样,我就打算在他的房子里长期住下,除非以后遇上他的家人,就把房子归还他们。”

“那王仄平的女儿嫁到你家,这本来就理所当然地把房子归还给他的家人,可是你们不但不把房子给回人家,还把他的女儿赶出家门,这又是为什么?”黎澄问他说。

“是这样的,”郑四解释说:“当我们听到王仄平的女儿王一兰说出她父亲的名字后,我本想和我的妻子一起回到原来的家里住,甚至连小两口一起带回去,谁知儿子不愿交出房子,他想长期在这个房子里住下来,就把王仄平的女儿王一兰赶出去,我的儿子确实做得不对。”

“那你想什么时候把房子归还给人家?”黎澄问他说。

“我就收拾好家什,过两三天就可以把房子归还给他的家人。”郑四回答说。

三天后,郑四把家什搬走了,这样,凤姬带着女儿王一兰和儿子王一雄搬进了属于他们的家。

后来,经过媒人介绍新的对象,王一兰得以重新嫁人。

四年后,王一雄在城里找到一份差事。

儿子找到工作,下一年就结了婚,凤姬有了着落,一家人和睦相处,过上平安的日子。

相关文章

  • 真相

    真相 凡人/作 真相 真相藏在最深处的地方 地底,地底 真相 真相藏在最隐蔽的地方 心里,心里 人性把真相...

  • 2018-09-10真相

    真相有两种基本形式:一位本体真相,二为逻辑真相。 其中,本体真相更为基础。所谓本体真相,指的是关乎存在的真相。某个...

  • 真相

    真相和真相中间,总是隔着真相的。 我们沉迷于让我们欢喜的真相,而不愿意揭开隔着的真相,去看真正的真相。 有人要和我...

  • 真相

    真相真相,灯火相望 虚幻世间,未曾见到 通明所见,约非真相 何谓真相,心之所荡

  • 真相与幻象

    如果我们是真相,镜子里的我们就是幻象。 真相制造了幻象,幻象成全了真相。 没有真相,就没有幻象;没有幻象,真相也无...

  • 真相!真相!真相!

    引言: 先声明:这个帖子大家可以任意转发,转载,作者自愿放弃版权。 其次,作者会尽量尽早完稿,如果最后大家发现“没...

  • 真相1

    真相,无非真相本身,别人口中的真相,以及自己愿意相信的真相。 人们更多的活在自己愿意相信的真相里面,这是顺其自然的...

  • 父爱稳如山‖因果终有报 命运终难逃

    ——浅析电影《全民目击》 何谓真相?你相信它是真相,它便是真相。非行...

  • 成圣之路(307)真相

    真相就是没有真相。 因为没有真相,所以只有适时,因地制宜。

  • 学会怎么说话,是我们一生的功课——《用事实说话》

    学会怎么说话,是我们一生的功课。真相谈话,艰难真相,真相伙伴 一、了解我们回避真相的原因(4个真相杀手) 1、无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rs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