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心中的诗经——车邻

我心中的诗经——车邻

作者: 月婷轩 | 来源:发表于2021-12-30 05:55 被阅读0次

诗经——风——唐风——车邻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邻邻:同辚辚,车行声。

有:语助词。

白颠:马额正中有块白毛,一种良马。也称戴星马。

君子:此是对友人的尊称。

寺人:宦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寺人者,即侍人之省,非谓《周礼》寺人之官也。”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盖近侍之通称,不必泥历代寺人为说。”

阪(bǎn):山坡。

隰(xí):低湿的地方。

并坐:同坐。鼓瑟:弹奏。

今者:现在。

逝:往。耋(dié):八十岁,此处泛指老人。

杨:古代杨柳通名。

簧:古代乐器名,大笙。

亡:死亡。

众华车跑起来轱辘响粼粼,高头骏马额顶雪白如戴星。贵族青年还没进去见君子,等着守门的小臣通禀传令。

君子门前高坡上栽着漆树,洼地里生长着茂盛的板栗。他诚惶诚恐地拜见了君子,君子邀他并肩坐下奏乐器。啊呀趁现在快及时行乐吧,人生易老转眼八十日偏西。

君子门前高坡上栽着蚕桑,洼地里长着茂盛的大叶杨。他诚惶诚恐地拜见了君子,君子邀他并肩坐把笙吹响。啊呀趁现在快及时行乐吧,说不定哪天闭眼进了天堂。

本篇为秦风第一篇,古解为美秦仲,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秦风:

【1】“秦”,本时陇西一山谷之名。当初,伯益(或写作伯翳)辅佐大禹治水而其功,帝舜任命其为“虞官”,长官“养草木鸟兽”之事,且赐其姓为“嬴”。“伯益”者,“皋陶(音高摇)”之子。“秦”为“嬴姓”,由“伯益”而始。

追溯其源,可至于“帝颛顼(音专须)”。“帝颛顼”之孙名曰“女修”,生子“大业(即皋陶)”,“大业”娶“少典之女”名曰“女华”者,而生“太费(即伯益)”。“伯益”随从大禹平水土,驯养鸟兽,且知鸟兽知语。

自夏朝、殷商之后,“伯益”之后裔有名“非子”者,为“周孝王”养马,而居于“汧(音谦)水”与“渭水”之间,周孝王以其祖“伯益”能知鸟兽知言,其本人又善于养马,故封之为“附庸国”,其“采(音猜)邑”在“秦谷”,而使之继“嬴氏之祭祀”。

“附庸国”者,封地不足五十里者也。至于“非子”之曾孙,有名为“秦仲”者,奉“周宣王”之命讨伐“西戎”,“周宣王”始任命其为“大夫”,从此而“始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诗经·秦风》由“秦仲”而始,《车邻》是也。“秦”之“变风”亦由此而始也。

【2】“秦仲”之时,“秦仲”之孙,为“秦襄公”,讨伐“西戎”而收复失地,救助周室有功,因而,“周平王”由“镐(音浩)京”迁都到“洛阳”之后,以“岐(音旗)山”及“丰镐”之地八百里赐之,由此而“秦”封爵,升为“诸侯”。

《秦风》收“秦襄公”时之诗有四篇,即《驷驖(音铁)》、《小戎》、《蒹葭(音减家)》、《终南》。其中,《驷驖》与《小戎》皆“美”之,《蒹葭》为“刺”之,《终南》则“戒”之,可谓“秦襄公”有功有过矣。

“秦襄公”生“秦文公”,“秦文公”生“秦靖公”,“秦靖公”生“秦宁公”,“秦宁公”生“秦武公”;“秦武公”卒,立其弟为“秦德公”,自此而都邑常居于“雍”矣。“秦德公”生“秦宣公”,“秦宣公”之弟“秦成公”。《秦风》未收其诗。

“秦成公”之弟为“秦穆公(或写作秦缪公)”,“缪”之音亦读为“穆”。“秦穆公”时之诗,惟有《黄鸟》一篇。“秦穆公”之子为“秦康公”,其诗有四篇,即《晨风》、《无衣》、《渭阳》、《权舆》,其中惟有《渭阳》非“刺”。

以上为网络上对秦风之解,摘抄以供大家学习。

诗以车邻为题,有几种解释。一解邻为车声,即辚辚。有车之声,必为车行走之时,所以注重其动。而取邻为相邻之意,则表示车多。而车,也有几种解法,一解为战车,另一解为战车与马车之混合。

诗分三章,首章用赋,次章与末章用兴。我们还是先看字面之意。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先解为车多。白颠,指马的额头上有一块白色的印记,旧名戴星马,俗称玉顶马,是古代珍贵的名马之一。先说车多,再说名马,可以说明作者之身份非同一般。

未见君子,寺人之令:那么作者驱名马,驾多车出行去干什么呢,原来是去见君子。这里的君子可解为朋友,当然,也可能解为有德之人,但解为朋友更为贴切。可是作者并没有先见到君子,见到的是寺人。寺人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以说是下人,或者说侍者,后边跟着两个字,之令,那么可见这个寺人为传令之人。所以本句为,来到朋友家门前,就有寺人立即去府内通报主人,眼前一幕为有客来访之意。那么,为什么专门强调寺人呢,这里主要说明诗人所要会见之人也是一位有身份的人,其家之礼,有寺人传令可见一斑。

第一章用赋来介绍前景,可谓传神。

后两章重章叠句。

阪有漆,隰有栗:类似的句子,在诗经中出现不止一次,阪为山坡,隰为山底湿地。那么说山坡有漆树,阴地有栗树,这就是有些各在其位之意,是为守礼。

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这里说明已经见到想要见到之人了,那么便与其一同玩乐,并且说明“今者不乐,逝者其耋”,耋,解为八十岁之老人。那么此句可解为,及时行乐,要不然老将至了。

末章其字面之意可与本章同解。全诗以一种及时行乐的吻说明了一种人生态度,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种是正面积极的,一种是消极的。

关于本篇,争议颇多。有解为宫廷妇女渴望见到君主,而感叹青春年华易逝的。有解为描写古代一贵族夫妻享受生活的。也有解为友人见面尽欢的。

诗序说:《车邻》,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焉。

秦仲,前文已经介绍过,“秦仲”在位之第三年,“西戎”侵犯周地,掠城夺地,“秦仲”奉“周宣王”之命而讨伐“西戎”,兵非由“秦仲”而起,又是奉“王命”而讨伐贼寇、安定天下,是故,其功可“美”也。

因表其功封其为大夫,始有车马、礼乐、侍御。而秦仲以此为好,则是其自大之始。

文中次章说阪有漆,隰有栗,是为其正,表各在其位,而末章所说阪有桑,隰有杨,就有些耐人寻味了。首先,桑为养蚕之用,而桑树在山坡上,那么采蚕之人必受其累,而杨树本不耐湿,却生于湿地,是以命不久矣,所以二章为正,三章为刺。

而次章中只讲瑟而未讲琴,所谓琴瑟和鸣,琴为君,瑟为臣,是以君臣和谐之意,而这里只说臣子,未言君主,自有君不君臣不臣之意。

文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君臣见面不谈国事,却以乐乐之,又以今者不乐,逝者其耋为结尾,何解,是不是说君废政事,而臣随之,国将乱之源也。是为刺也。

而今者不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方面是及时享乐之意,另一个方面是君主手下有有德之臣,忧国、忧君、忧民,是以不乐。

相关文章

  • 我心中的诗经——车邻

    诗经——风——唐风——车邻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

  • 《诗经》新作|车邻

    1.新作 仍是气愤 大车已经等着只剩下翻转的圆盘 白马已经跑得只剩下一条白线 奴仆来回跑了八百遍 似飞 气愤的你让...

  • 打卡诗经//车邻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

  • 字之路,心之旅♥♥诗经(16)

    22年8月7日-20日,摹写诗经《秦风•车邻》篇和《陈风•株林》篇,各10遍。 《秦风·车邻》有车邻邻,有马白颠。...

  • 诗经.国风.秦风.车邻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 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 既见君子,并坐鼓瑟。 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

  • 共乐——《诗经·秦风·车邻》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

  • 诗经颂歌之车邻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阪有桑,隰有杨。既...

  • 2022-07-01

    142张其菊《诗经·秦风·车邻》学习感悟 《车邻》,诗中“既见君子,并坐鼓瑟”、“既见君子,并作鼓簧”,“今者...

  • 《诗经》学习第126篇《秦风  车邻》(全)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126篇《秦风 车邻》 【原文阅读】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 未见君子,寺人之...

  • 130㎡现代主义之作,彰显空间独特个性 | 王玮

    然居·万象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诗经·秦风·车邻》 本案业主为设计师的旧友,项目设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心中的诗经——车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sb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