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读空间第(二十)期

作者: 单读空间 | 来源:发表于2018-09-19 11:01 被阅读79次

    141.《树上的男爵》


    ​《树上的男爵》是意大利文学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一篇长篇小说,是《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小说以传统叙事手法隐喻了现代社会里人的迷失自我、完整性丧失以及焦虑迷茫的生存状态,展现了现代社会中处于生存困境下的人类个体追求自我存在空间和价值的历程。同时在时间轴上,体现了通过对个人自我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从而达到非个人主义完整道路的主题。小说思维活跃、思想深刻,深刻的刻画了现实的种种弊端,启迪人们对人类的命运和现实社会予以深入思考。


    创作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意大利的爆发致使卡尔维诺中止了在都灵大学农学系的求学生涯,加入了意大利共产党。战争过后,卡尔维诺重登回都灵大学,进入文学系学习并在毕业后担任某出版社的文学顾问,开始了其近 40 年的文学创作历程。5年后,卡尔维诺陆续创作了三部中篇小说,于1960 年组合成为卡尔维诺著名的 《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发行,这部《树上的男爵》发表于战后,故事在时间线上包括跨越了20年的法国大革命,可以看到当时时代环境对作者的影响。


    主旨探讨

    《树上的男爵》的核心是柯希莫几十年的树上生活。树上的世界虽然很真切很美好,但却是一个被遗忘和最终被抛弃的世界。不过,柯希莫恰恰在这里找到了心灵得以栖息的住所。在整个故事中,作者构筑了一个平行空间---树上的生活,这个空间与地上的世界虽然只有咫尺之遥,但却十分对立。"诗意的栖居"的地点不再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大地,而是空中,这里的空中、"上"不再意味着上帝和天国,而是隔离开现实社会那个层面的世界,可以看作是被我们遗弃和破坏的自然世界---一个比较原始而静谧的空间,也可以是远离社会亟待构建的一种隐喻的世界。

    在这个净化的空间里,作为小说主人公的柯希莫没有任何非凡的天赋,但是,他却在这里度过了异乎寻常的、自由的一生。他的存在与身份、名誉、财富等外在形式无关,而似乎只与一种坚定的信念有关。在这里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存在方式,并因此不再被人强求、控制和干扰。在树上的视角里,柯希莫对于人间生活的俯瞰尽收眼底。柯希莫看到,现实世界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短暂存在的时间维度里,重复和模仿着不同的身份和人生轨迹。在这里,作者将一名崇尚个人自由的人---柯希莫从人群中分离出来,赋予他决定所有事情的权利。柯希莫并非传统的个人英雄形象,他也没有强烈的使命意识,而只是以自己自由的生活方式,表达作为完整的人在无干扰、无限制的存在下的状态和价值。

    《树上的男爵》的可贵之处在于,卡尔维诺给出的不是一种效仿的生活,而是一种深刻的反思与焦虑。它不仅警醒人们日益丧失了真实的情感和认知,同时也指出我们身处的社会的迷误和错乱。在繁复的现代社会体系中,工业毁灭了田园,时代变得更加虚伪。卡尔维诺精心编织的这一久远的田园梦境正是对现代生存危机的反衬。这种回避现代、回溯往昔的叙事尝试,隐喻了个人自由终结的时代。智者先行的时代已然终结,自然环境缺失还在继续,人们延续着内心的空洞和无意识,行走在自我丧失的未来的碎片中。人类有一种群体性的内在局限性: 虽然他们富有思想,但这些思想却被时空所限制,使人们往往拘泥于经验,画地为牢。真正的个体自由的道路,需要我们简化环境和还原心境,不再为短暂的、流行的、不具有持久性价值的事物左右内心,这样才能真正寻访到通向个体自由之路,为心灵找到栖居之所。这就和海德格尔所说的现代人难以达到的"诗意的栖居"在内涵上有了某种不谋而合的对应。

    综上所述,《树上的男爵》对有关生存的自由状态的可能性做出了大胆假设和深刻思考。卡尔维诺虚设一种想象的世界去否定现有的世界状态,是用不可能去对抗现实的存在,这就是卡尔维诺独特大胆的文学造诣。个体自由在《树上的男爵》中是逃避了功利却合乎内心的存在。但是柯希莫在树上找寻心灵归属,获得诗意地栖居,这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实现的,因此,人类在寻求精神自由和整体幸福的道路上仍需做出不懈努力。

    领悟柯希莫式的生存命题的现代性,需要逐层深入。在卡尔维诺想象世界的对比下,现代社会人类的生存状态显得压抑和虚无。当然,追求个体自由和完整的道路是不确定的,如何在现代环境下找到保持个体的自由和完整的合理方式,是卡尔维诺通过《树上的男爵》提出的严肃而深刻的后续命题。

    作者简介

    伊塔洛·卡尔维诺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1923-1985),意大利当代作家。于198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提名,却因于当年猝然去世而与该奖失之交臂。但其人其作早已在意大利文学界乃至世界文学界产生巨大影响。

    卡尔维诺从事文学创作40年,一直尝试着用各种手法表现当代人的生活和心灵。他的作品融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于一身,以丰富的手法、奇特的角度构造超乎想像的、富有浓厚童话意味的故事,深为当代作家推崇,并给他们带来深刻影响。《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命运交叉的城堡》、《帕洛马尔》等达到惊人的艺术高度和思想深度。《意大利童话》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意大利民间口头故事的原貌,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兼具,是再现意大利"民族记忆"之深厚积淀的不可多得的作品。《美国讲稿》是卡尔维诺对自己近40年小说创作实践的丰富经验进行的系统回顾和理论上的总结与阐发。他的作品以特有的方式反映了时代,更超越了时代

    142.《我们的祖先三步曲——卡尔维诺》


    本书由《分成两半的子爵》(1952)、《树上的男爵》(1957)、《不存在的骑士》(1959)三部小说组成。

    卡尔维诺钟爱童话这一艺术形式,熟稔童话的特征、手法,自然也偏爱在小说中运用童话的手法来写现实的人和事。《我们的祖先》是这一艺术手法占主导地位的标志。 

    三部曲没有一个共同的人物或共同的情节脉络来把它们连缀;但共同的思想内涵,共同的艺术探索,把它们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这三部小说都采用童话的手法,来表现当代社会里的人被摧残,苦苦追求自身的完整性的遭际。

    作者简介

    卡尔维诺,1923年10月15日生于古巴,1985年9月19日在滨海别墅猝然离世,而与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父母都是热带植物学家,“我的家庭中只有科学研究是受尊重的。我是败类,是家里唯一从事文学的人。”少年时光里写满书本、漫画、电影。他梦想成为戏剧家高中毕业后却进入大学农艺系,随后从文学院毕业。1947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通向蜘蛛巢的小径》,从此致力于开发小说叙述艺术的无限可能。曾隐居巴黎15年,与列维一施特劳斯、罗兰·巴特、格诺等人交往密切。1985年夏天准备哈佛讲学时患病。主刀医生表示自己未曾见过任何大脑构造像卡尔维诺的那般复杂精致。 

    毕业于都灵大学文学系。曾参加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处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路》(1947),用非英雄化的手法反映游击队的生活。五十年代问世的《我们的先人》三部曲:《分为两半的子爵》(1952)、《树上的男爵》(1957)、《不存在的骑士》(1959),既似现实中的童话,又像童话中的现实,把西方世界中人丧失自我本质的境遇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三部曲使作家获得世界声誉。随后发表的作品《宇宙谐趣》(1965)、《看不见的城市》(1972)、《如果一个冬夜,一个旅行者……》(1979),渗透对迷乱的现实的思索,颇具后现代主义的特色。卡尔维诺的《意大利童话》(1956)是他长期搜集、研究意大利各地区童话的结晶,已被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

    伊塔洛·卡尔维诺于1923年10月15日生于古巴哈瓦那附近圣地亚哥的一个名叫拉斯维加斯的小镇。父亲原是意大利圣莱莫人,后定居古巴,是个出色的园艺师;母亲是撒丁岛人,植物学家,为了使出生在异国他乡的儿子不忘故土,母亲特意给儿子取名为伊泰洛(“意大利”的意思),以寄托他们对故乡的怀念。1925年卡尔维诺刚满2岁,全家就迁回到父亲的故乡圣莱莫。他们住的那幢别墅既是栽培花卉的试验站,又是热带植物的研究中心,因此,卡尔维诺自幼就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仅从父母亲那里学到很多自然科学知识,熟知名目繁多的奇花异草以及树林里各种动物的习性,还经常随父亲去打猎垂钓。这种与众不同的童年生活,给卡尔维诺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使他的作品始终富有寓言式童话般的色彩而别具一格。  1942年高中毕业后,卡尔维诺在都灵大学上农学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人占领的20个月的漫长时间里,卡尔维诺与他弟弟积极参加了当地游击队组织的抵抗运动,卡尔维诺的父母亲曾因此被德国人羁押作人质。发表于1947年的处女作《蛛巢小径》就是一部以作者自幼所熟悉的利古里亚地区的游击队活动为历史背景的长篇小说,当时卡尔维诺年仅24岁。  1945年卡尔维诺全家迁居都灵。战后,他在都灵大学攻读文学,1947年大学毕业后,在都灵的艾依那乌迪出版社任文学顾问。

    143.《浮士德》


    《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浮士德》(Faust)是歌德的代表作,是他毕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浮士德》的构思和写作,贯串了歌德的一生,1768年开始创作,直到1832年——前后一共64年,即歌德逝世前一年才最后完成。 

    《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糅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浮士德》

    剧形式写成的,全书共有12111行,题材采自十六世纪的关于浮士德博士的民间传说。浮士德原是个真实人物,生活在十五世纪(198”年是他诞生五百周年,西德为他树立了纪念碑)。他博学多才,在传说中人们添枝加叶,说有魔鬼帮助,才使他创造出那么多奇迹。这些传说后来成为文学家们经常利用的创作素材。

    刚出场的浮士德满腹经纶,久负盛名,但是却对长期的生活状态感到迷茫和不满,不知道应该向什么地方去。学术上的成就不能使他收获内心的满足,理性和感性在这里发生了极大的冲突,在这时理性占据上风,压制了他的感性需要。极端的迷茫和苦恼状态下浮士德想到的第一中解决方案竟然是自杀。当然事情并没有真的这样发展,否则剧情就没法往下写了。随着耳边传来的复活节的音乐,浮士德少年时期的美好生活记忆被唤醒,熙熙攘攘的复活节人群帮助他完成了思想上的转变。 

    魔鬼和上帝之间打了一个赌,作为赌注的浮士德自己却尚未知晓这件事。魔鬼引诱浮士德与他签署了一份协议:魔鬼将满足浮士德生前的所有要求,但是将在浮士德死后拿走他的灵魂作为交换。体现出了文艺复兴之后的人们所追求的精神状态得到了最真实的展现:我生前当及时享乐,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当摩非斯特与他签约时,他说“思想的线索已经断头,知识久已使我作呕”。借助摩非斯特的帮助,久居书斋的浮士德开始了世俗生活,进入爱情生活阶段,尝试与体验另一种生活。浮士德到达的第一个的地方是“酒吧”,返老还童后的浮士德在大街上追逐少女玛甘蕾。一开始见到玛甘蕾,他就对摩非斯特表示:“你给我把那个小姑娘弄来”,“如果我今夜不能搂抱她,我们在午夜就分道扬镳。”对此,甚至连魔鬼摩非斯特也无法看下去:“你开口象登徒子之流”。 

    可是甚至连玛甘蕾也无法满足浮士德对享受尘世生活的渴望,他又开始了新的追逐。通过魔鬼摩非斯特与酒室小伙的饮酒作乐,歌德肯定了人类自身的现世享受。然而又通过玛甘蕾肯定了爱情的无私与纯洁。浮士德之所以既不满足于书斋生活,又不满足于享受,正好是精神需求和肉体需求之间的冲突造成的。浮士德有两种冲动。他感叹“我们精神的翅膀真不容易,获得一种肉体翅膀的合作,可是,这是人人的生性”。浮士德的痛苦,来自这两种需求无法达到完美的平衡状态的痛苦。之后,他又经历了 

    《浮士德》

    政治生活阶段与对古典美追求的阶段。随着与玛甘蕾的爱情生活以悲剧结束,浮士德逃离现实,返回到以追求人性完美为目的的古典美,回归希腊。作为一种受到羡慕的古典美的典范,18世纪德国古典美学家希望让人性重新回归到古希腊“和谐”与“静穆”的境界,以克服人性分裂、克服困难。人们认为人应该在婴儿时就回到古希腊,接受古典美的熏陶,形成完善的人格,成年以后将这种人格带回以完善自己的民族。 

    主人公与海伦之间的结合生产出了欧福良,表现出歌德希望18世纪的人们能够找回古代那种完美的人格。歌德饱学的形象代表着近代社会科学的极大发展给人们带来的理性思维追求。而海伦则代表着历史中那种无法通过理性逻辑推理了解的部分,无法征服。然而欧福良很快就夭折,以及海伦的离去表明了近代科学并非万能,理性强行超越自己的应用领域将无可避免的遭到失败。最后通过“填海造陆”,浮士德,或者说歌德感受到了理性的力量,或者说弥补了理性无法触及某些领域的遗憾。至于与魔鬼的协议,歌德让天使用爱火把魔鬼打败,上天将浮士德解救,最终结束全篇。


    创作背景

    近代欧洲社会在思想上回归古希腊审美观思潮的力量强大,在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和文艺复兴之后,人们都向往古希腊那种阳光明媚的生活。也就是那种重视现世享受,重视享乐的精神生活。温克尔曼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变得伟大,如果可能的话,伟大得无可比拟的唯一方式,就是模仿古代人。”而歌德在浮士德中极力将理性主义和古希腊的这种感性主义结合在一起,诞下浮士德和海伦新生的儿子“欧福良”这个人物,以及欧福良这个人物的消逝,无疑是希望把近代科学理性和古希腊审美的感性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符合当时社会环境的完美的审美观念。这正是看到单纯的理性科学和感性审美都无法满足当时人们需要的结果。

    作品鉴赏

    主题

    《浮士德》全书有个主题音响:追求。这是启蒙运动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莱辛就说过:人的可贵不在于拥有真理,而在于追求真理。浮士德博士就是一个永远追求的人物典型,是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即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的体现者。他不局限于从书本里去了解世界,而渴望在实践中,在行动中去改造世界,这是一种为腐朽的封建社会里所没有的新型的人的精神气质。他一生的精神发展经受一番脱胎换骨的历程。他追求过知识,追求过爱情和情欲,追求过美,他为了有所作为不惜与封建统治者妥协,造成了悲剧的结局。但每一次失败和迷途,都使他向真理靠近了一步,因为他没有放弃追求。最后终于在改造大自然中找到了真理。因此在每一个局部世界中浮士德都是个失败者,但在整体世界中他却是个胜利者。书中告诉人们:前进的东西总是要胜利的,不过它是以无数悲剧为代价的。

    《浮士德》以欧洲近代的历史和现实为背景,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写成的。浮士德的生命体验,历经追求爱情、追求美,最後走向社会实践的道路。每一种尝试,都是生命货真价实的充满激情体验,但在浮士德这个理想主义者的心中,的确发现没有什么过程是让他满意到觉得生命完满不再有欠缺的。

    冲突与追求

    知识悲剧是他灵魂冲突的第一个阶段。“我已对哲学、法学、以及医学方面,还对神学都花过苦功,彻底钻研,我被称为博士,牵着学生们的鼻子,上上下下,纵横驰骋”饱学之士的荣誉及上升的心理追求,使他进入了知识的天堂,至尊的地位和处于知识颠峰的心态显示了浮士德光明精神世界的体验。但对知识极限世界的清醒审视和对鲜活生命的拷问之后,他又陷入了“枯守这个牢笼,在这里暗淡无光”的心理体验,乏味和僵死的知识以及由此而发的阴暗、无聊的精神焦渴更加剧了无法预知未来的精神危机,百般的厌恶和极度的恐惧决定了他对无意义生命的剥夺。

    爱情悲剧是他灵魂冲突的第二个阶段。“啊,姑娘,我在这里,感到有你那充实、整洁、和谐的精神,啊,可爱的手,象天神的手一样,这间陋室被你布置成天堂”,“她以神圣、纯洁的活动、发展成为天神的化身”。浮士德与小城镇市民姑娘玛甘泪之间的真诚爱情,使他感受到鲜活生命的无限张力,更多的是爱情所给予的天堂般的神圣和幸福。但经过了世俗偏见与宗教压力后,爱情的自私和脆弱所带来的是地狱般的痛苦折磨,玛甘泪的最终溺死其子而发疯,使浮士德陷入了由衷的恐惧体验。“这个可爱的不幸的姑娘,竟落得如此下场,陷于不可挽救的悲惨的境地,委身于恶灵以及冷酷无情的裁判者之手,”“我许久没有这样浑身发抖,我痛感到人类的一切哀伤”,“我真是不如无生”。恐惧无望的心理体验来自于对爱情的失望和哀伤,备感煎熬的生命忧郁和自我毁灭感成为地狱心态的真实表露。

    政治悲剧是他灵魂冲突的第三个阶段。“好,抓紧它,就添上新的力量,去干大事,只觉得胸怀坦荡”,“生命的脉搏清新活泼地跳动,对那太空的曙光温柔地致敬,大地啊,你在昨夜也毫无变动,如今在我脚下又焕然一新,你已开始用欢乐将我包围,你鼓励我,唤起我坚强的决心,使我努力追求最高的存在。”�为国家服务的博大胸怀,让他感到生命的高尚,人的主体追求与国家统一和平融为一体,大展鸿图并建构理想统一的辉煌王国是浮士德精神世界中光明的境界,天堂的绚丽色彩更多地凝聚了主体价值的含金量。但失败像阴影一样蚕食了浮士德的光辉和多彩,灰色的主调弥漫在浮士德的心理空间。“如今,全国像发烧一样骚动,一桩桩的祸事层出不穷,从这座宫殿上面向全国遥望,就会觉得像在做恶梦一样,群丑竭尽丑态,握揽大权,非法的压制却在合法地开展,迷误的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 混乱不堪、暴政横行的地狱景象正是浮士德心灵的写照。正如他所言: “这是恐怖的征程,是闭塞而空虚的世界”。� 心理的迷惘和对现存世界的恐惧无望构成了地狱心态的基本情感。

    艺术悲剧是他灵魂冲突的第四个阶段。“这里的传统,就是安乐,人人长生不死,各安其所”,“你被吸引到福地去栖身,遁入快活的命运中悠游!我们的宝座化为凉亭,让我们享受乐园式的自由!”�追求和谐精神是与古希腊美女海伦结合为载体的,宁静、和谐、纯洁、自由是理想王国的基本框架,天堂的境界是乳白色的快乐,浮士德此时的内心体验是完美境界的尽情享受。但和谐的完美却经受不住世间缺陷的打击,勇敢的飞翔竟是坠地而死的惨景,子死的悲痛使妻离成为现实,妻的痛苦离去是和谐理想的彻底破灭。“一句古话不幸也应在我的身上,幸福与美不能长久联合在一起,生命的联系,爱的羁绊都已割断,悼惜这二者,我要痛苦地跟你告别”。�海伦的悲哀和远离显示了浮士德精神世界的空幻和虚无,消沉和心灰意冷正是他地狱般心理的情绪。

    浮士德在经过了地狱和天堂心理的几番较量之后,终于明确了地狱映照后的天堂世界的最高定位,频繁冲突的世界给予他丰富经验的汲取,事业的“大我”追求是经验积累后的总爆发,更高境界的追求呼唤出了浮士德的心声: “在这个地球上,还有干大事的余地,我要做出惊人的成绩”,“我愿看到这样的人群,在自由的土地上跟自由的人民结邻”,“我的尘世生涯的痕迹就能够永劫不会消逝,我抱着这种高度幸福的预感,现在享受这个最高的瞬间,”“请飞升到更高的境地,你们暗暗地在那里成长,按照永远纯洁的方式,天主会赐给你们力量,这是在自由的大气里所具备的精灵的养分,这是永恒的爱的启示,通往至高的天福之境”,�天堂般的幸福以永远纯洁、自由、永恒的爱为内涵充满在浮士德的心理体验中,光明的精神境界更多地包容了对群体的无私奉献。由此,超个体的伟大功绩以神圣和崇高显示了浮士德生命价值的最高境界。

    从知识追求到事业追求,浮士德经历了由低到高的追求过程。虽然在每一个阶段的追求中都包含着辨证的分化和辨证的统一,但却时时显示出二重心理结构的矛盾与组合,作为整一性的全人格,它不同于分裂的二重人格,它不是在痛苦的分裂中而无法找寻到自我,却是在不断的分合中使生命始终处于运动中,并使最终的自我呈现为快乐的极限。浮士德正是在一元的二重心理结构中进行着生命燃料的不断填充。正如恩格斯所言: “生命也是存在于物体本身中的不断地自行产生并自行解决的矛盾,这一矛盾一停止,生命亦即停止,于是死就来到。”�l|地狱和天堂的心理体验,不仅是矛盾的心理体验,也是创造生命价值的心理体验,更是人类原始心理体验的再度唤起。故而,地狱和天堂已失去了宗教的含义,更多的是象征性的心理体验叙述。

    作品中的浮士德体现了二重心理结构的冲突:理性和感性。而浮士德本人正是这样一种冲突的融合体。

    古希腊崇尚自我的审美观点,强调行乐的及时性,对于享乐主义、纵欲主义必然导致个体自身的冲突、矛盾和痛苦,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哲学家都有这种共识。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发现:“对于一切沉溺于口腹之乐,并在吃、喝、情爱方面过度的人,快乐的时间是很短的,就只是当他们在吃着、喝着的时候是快乐的,而随之而来的坏处却很大。对同一些东西的欲望继续不断地向他们袭来⋯⋯除了瞬息即逝的快乐之外,这一切之中丝毫没有什么好东西”,“如果对财富的欲望没有厌足的限度,这就变得比极端的贫穷还更难堪”。现代的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则说:“临床病例显然表明,那些致力于追求无拘无束的性欲满足的男性和女性,不但没有得到幸福,而且还得常常承受严重的神经质冲突或神经症症状的痛苦。全部本能需要的满足,不仅不是幸福的基础,甚至连精神正常也不能保证。”

    当然,在这里歌德通过海伦的幻化在作品最后表达了反对,但我并不认为是歌德对当时人们对现世享受的一种反对。人本身就是一种欲望的存在物,仅仅只靠来世的追求所支撑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但是缺少了使用来世的期望所得到的满足,生活也容易变得空虚。在源于古希腊文化的西方文化中,“海伦”是美的象征。由于特洛伊王子在宴会上将之拐走,导致了希腊联军与特洛伊之间长达十年的战争。特洛伊的长老在刚开始时并不愿意为了一个女人与希腊联军发生战争。但是当海伦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大家屏气凝神,最后爆发出“为了海伦”的口号。由此可见希腊人,乃至西方人对美的追求的执著。

    审美活动本是一项精神活动,但是在科学日益发达的18世纪,审美活动也希望将自己与逻辑缜密的科学研究靠上边,给自己披上科学的外衣。在《浮士德之后》,歌德还创作了《伊菲革涅亚在陶里斯》、《伊菲革涅亚在德尔斐》、《瑙西卡》、《被俘的普罗米修斯》、《海伦》等希腊题材的作品。但是随着认知的深入,歌德逐渐明白,科学社会的理性原则与古希腊式的审美追求这两种思维方式和内在追求几乎是无法融合的:古希腊追求现世的享受,而科学持续崛起的18 世纪则崇尚理性思维。晚年歌德逐渐意识到,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古希腊的理想无法实现,所做的尝试归于无解。《浮士德》中的海伦最终还是离去,只剩下一件薄衣飘落在浮士德的手中,表明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哀。

    但是并非付出就没有回报,18世纪的海伦主义席卷西欧。面对社会的大转型,人们需要了解自己的过去,以便能够锁定自己的将来。因此古希腊的形象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中。“用心灵寻找希腊人的土地”,面对到来的工业社会的枯燥,人们希望寻找自己的本源,找回美好、和谐的家园,成了那个时代的精神主题。歌德深受温克尔曼影响。温克尔曼所描绘的充满精神自由、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希腊,在他的思想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歌德对于温克尔曼模仿希腊的宣言深信不疑。因而歌德是温克尔曼真正的继承者,他以其创作亲身实践了“海伦主义”的理想。虽然理性主义不能很好地与感性相结合,但依然抵挡不住人们追寻古希腊美好、和谐的脚步。

    哲学涵义

    由于《浮士德》要概括的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代,作品不能不借助许多象征性或譬喻性的形象。例如绝代美女海伦象征着古希腊艺术之美,浮士德追求这种古典美的失败,意味着他想通过艺术实现改造社会的理想的失败。又如浮士德和海伦新生的儿子欧福良的无限追求象征着浪漫主义文学,作者通过欧福良的早逝,以纪念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又如,浮士德的学生瓦格纳,是脱离实际的、只会啃书本的经院式的知识分子,这个形象体现了封建的、中世纪的意识形态的陈腐。

    《浮士德》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他自己的生活体验。作者认为,人的思想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他说,蛇是经常通过蜕皮成长的。人也是通过不断的毁灭获得不断的新生。因此有了他笔下主人公的无数次失败。歌德认为,一个人不经历官能的享受,他的精神发展是不完全的。因此有了浮士德跟葛丽卿之间的爱情,并让他们发生肉体关系。但他只给了浮士德一个夜晚的欢情。因为作者认为,家庭是事业的障碍,所以他不让主人公跟任何人成婚。

    浮士德的形象还有更高的哲学涵义。这主要表现在著名的“浮士德难题”以及面对这种困境所表现出来的“浮士德精神”上。歌德以深刻的辩证法意识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的两种矛盾冲突的因素,即“肯定”和“善”的因素同“否定”和“恶”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发展历程,更以乐观主义的态度表现了浮士德永不满足,不断地克服障碍、超越自我,“不断地向最高的存在奋勇”前进的可贵精神。“浮士德难题”其实是人类共同的难题,它是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将无法逃避的“灵”与“肉”,自然欲求和道德灵境,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这些对立给浮士德和所有人都提出了一个有待解决的的内在的严重矛盾。在《浮士德》中,这一矛盾贯穿了主人公的毕生的追求,体现为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和他与墨菲斯托的冲突的相互交织。从某种意义上说,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同时也是他与墨菲斯托的矛盾冲突的内在化的体现,而他与墨菲斯托的矛盾冲突则同时也是他内心冲突的外在化体现。在与墨菲斯托这“一切的障碍之父”、恶的化身结为主仆,相伴而行之后,浮士德的前途可谓危机四伏,随时皆有可能堕落为恶魔的奴隶。但是,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是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征,这使他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而恶在这里却从反面发挥一种“反而常将好事做成”的推动性作用。歌德辩证地看待善恶的关系,不是视之为绝对的对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断取得进步的深刻道理。这在诗剧的开头时上帝有关善人须努力向上才不会迷失正途的议论,以及诗剧结束时天使们唱出的“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的歌词中都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144.《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是法国作家阿尔弗雷德·德·缪塞创作的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世纪病”一词即由此小说而得名。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这部小说共分五部,第一部写花花公子奥克塔夫在一次宴会上发现他的情妇和自己的一位挚友有奸情,于是精神受到极大的打击,从此对一切都持以怀疑的态度。为了弥合心灵的创伤,他开始了放荡不羁的生活,从此染上“世纪病”;第二部写染上“世纪病”后,奥克塔夫和他的朋友们整日纵欲,精神萎靡;第三部到第五部,写了奥克塔夫认识了美丽的布里吉特,以及与布里吉特的爱情悲剧。 

    这部小说富有戏剧性、结构巧妙、笔调轻盈、色彩鲜明、充满激情。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尤其是对主人公在当时社会矛盾影响下形成的变态心理的刻画,忠实地反映了人物内心的矛盾、痛苦和激情。深入地表现了男女主人公的悲剧性的结合,使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 

    生活在巴黎的外省青年奥克塔夫过着与巴黎所有青年人一样无拘无束、无所事事的生活。然而,不经意中,他发现了情人与朋友对自己的背叛,于是痛苦地回到外省的故乡。在那里,他结识并爱上了善良的寡妇皮尔松夫人一布里吉特。布里吉特一度逃避、并拒绝奥克塔夫的爱情。不过,爱情最终战胜了一切。经历过背叛的奥克塔夫心中始终有着挥不去的阴影,伴随着爱情一起到来的还有无端的怀疑、嫉妒、恶言、及无休止的争吵。由于奥克塔夫曾经在巴黎过着花花公子般的生活,因此在家乡“臭名远扬”,而原本深受大家喜爱的布里吉特也因与他的交往而备受冷落。奥克塔夫的无止尽的怀疑、羞辱、及对爱情的嘲讽与蔑视,这一切将布里吉特推入了痛苦的深渊。一天晚上,奥克塔夫发现了布里吉特的遗书,她的文字不带任何抱怨的语气,只是记录了两人相爱以来他对她所有的伤害,以及她因此而承受、失去的一切。虽然受尽了奥克塔夫的折磨,布里吉特却役有丝毫怨恨他,仍然祈祷上帝降福于他,并表示自己将会服毒自杀。

    奥克塔夫一直以来都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在怎样伤害着这个女人,直到此刻,他才明白,如果不离开她,自己将亲手把她交给死神。于是,他决定马上动身,永远离开布里吉特。但布里吉特决意同他生死相随。两个相爱的可怜人,随之来到了巴黎。可是,布里吉特的朋友斯密特,送来了一封信后,她便一直处于优郁、感伤之中,奥克塔夫无论怎样也无法了解她的这一骤变,询问之下,她也只是含糊其辞,只说是家里亲戚来的信,不同意她跟随奥克塔夫离开。他们的行李都已准备妥当,而布里吉特却因病无法动身,一再拖延。无奈与困惑中,奥克塔夫来到了那位斯密特的家,斯密特在听到布里吉特生病的消息时差点晕倒。布里吉特的病情好转,却一直闷闷不乐。斯密特经常过来,甚至与布里吉特一起去剧院。被这些谜团折磨着的奥克塔夫心生一计,一天晚上突然叫来了马车,说要动身,其实躲在隔壁偷听。却只听到两人告别的话。斯密特走后,激烈的争吵中,布里吉特承认这都是因为他以前带给她的种种痛苦。看着睡梦中的爱人,奥克塔夫心中甚至涌出了将布里吉特与自己一同杀掉的冲动。最后,为了心爱的人能够幸福,奥克塔夫独自离开,将布里吉特留给能给她幸福的斯密特。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缪塞生于19世纪初,属于拿破仑时期的一代人,拿破仑在战场上取得的辉煌战功鼓舞着法国青年,他们觉得通过个人奋斗,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就可以取得成功。但当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波旁王朝的复辟给予这些青年沉重的打击。他们从小建立的价值观、梦想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均已不复存在,他们对眼前的现实世界无法接受,感到无处落脚。梦想破灭了,随之覆灭的是一代人的理想与希望,面对令人失望的现实世界,他们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世纪儿的忏悔》中奥克塔夫那代人患病的社会背景。 

    个人背景

    缪塞受母亲的影响从小崇拜拿破仑,他五岁时曾和母亲一道为拿破仑在滑铁卢的惨败而痛哭,长大后为拿破仑时代的一去不复返而惋惜和颓丧。他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对卢梭及其思想的敬仰:崇尚独立自由,蔑视王权和神权。这些性格特点都在小说里留下了印记。他与小说的主人公奥克塔夫一样,性格敏感而脆弱,感情丰富而不稳定,自我放任,目空一切。他年轻时也好酒色。奥克塔夫与皮埃尔松夫人的爱情故事就是缪塞和乔治·桑的一段恋爱经历。他们于1833年6月第一次见面,那时缪塞二十三岁,乔治·桑二十九岁(分别与奥克塔夫和皮埃尔松夫人的年龄相仿),两人见面后立刻产生了深厚的友情,友情又很快发展为炽热的爱情,年底两人去意大利威尼斯旅行,缪塞病倒,乔治·桑与他的医生发生了暧昧关系(类似奥克塔夫的初恋悲剧),于是开始了一连串的争吵、分手、和解,最后于1835年底彻底分道扬镳。

    1834年3月的某一天,缪塞离开威尼斯,独自一人回到巴黎。痛苦,又带着些许快乐。痛苦是因为离开了自己心爱的情人,快乐是因为他自以为牺牲了自己,却成全了爱人的幸福。他因这种殉道者的精神而倍感欣慰。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后人往往关注于缪塞与乔治·桑的爱情故事,但该书真正的文学价值却在于作者对“世纪病”这一种文学概念的深度刻划。故事中本该美好的爱情却由于主人公无法痊愈的心灵创伤而以分手收场。作者将这一切归因于“世纪病”。

    “世纪病”反映的是一代人的精神状态,他们孤独、忧郁、冷漠、苦闷,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他们在现实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找不到快乐的源泉,找不到生存的意义。“世纪病”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与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当社会在短时间内发生重大变化时,一代人的心理可能因经历巨大变迁而产生某种不适应,从而引发情感的冲突。19世纪法国大革命以及后来的帝国覆灭使得法国文学创作中出现了“世纪病”这个重要的文学概念。

    纯真的爱情会使人变得美好和崇高,但在“世纪病”弥漫的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法国,纯真的爱情同一切美好和健康的东西一样,受到扭曲和摧残。但是,在她胸前的小十字架面前,他终于忏悔必生,最后在现实面前退却,远离她而独自寻求所谓新生活。透过这一爱情悲剧,作者深刻地揭示出“世纪病”对人性的毁灭。在爱情悲剧中,也蕴含了缪塞对七月主朝统治阶级的悲愤控诉和有力揭露。 

    “世纪病”不只存在于19世纪,不只存在于法国,不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这样的一种对现实不满,对未来绝望,孤单、仿徨、无措的精神状态在现代社会也同样存在。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阿尔弗雷德·德·缪塞是19世纪法国唯美主义文学代表作家、诗人,出生于贵族世家。受父母影响,终生信奉卢梭思想,崇敬拿破仑的伟业。20岁时出版抒情诗集《西班牙与意大利故事》,名噪一时。缪塞早期诗风散发着浪漫主义文学新秀的勃勃朝气,想象丰富,辞章精美。1833年以后作品开始流露出怀疑主义情调,特别是在1835年与乔治·桑爱情破裂后,他的身心受到很大打击,从此更加放浪形骸、玩世不恭,越来越走向孤独和消沉。然而,1834—1835年又是其文学创作的高峰期,他成为歌唱“真挚而又被欺骗的爱情的最杰出的诗人”。缪塞的戏剧作品十分丰富,在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中有相当高的地位。他的历史剧《罗朗萨丘》(1833)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中“最接近莎士比亚”的作品。

    145.《小说写作教程》

    《小说写作教程》是国内第一套系统介绍美国创意写作的丛书中的一部,克利弗著,王著定译

    本书收集了一些当代最知名作家的个人写作练习。在这些备受好评、屡获大奖、成功而多产的作家们的写作生涯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神助亦或是天赋异禀?当我们为写出第一句话而搜肠刮肚、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之时,这些作家已经写出一篇又一篇佳作了!尽管这些佳作看似写来都不费吹灰之力、一挥而就,但其背后都有一个打开思路最简单的秘诀:写作练习!

    本书中,有87位美国一流作家向您呈现其新颖有趣而又实用的练习。这些练习都是作家们极力推荐的,简单易懂,可立即使用。通过展现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和古根海姆奖等获奖者的技巧,本书鼓励那些渴望在写作方面一展风采的人们

    ◎ 丛书简介

    这是国内首次引进的关于美国创意写作的一套丛书,是关于文学创作的教科书和自学指导。

    创意写作,英文为creative writing,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学创作。写作需要天才吗?作家是可以教出来的吗?文学创作需要什么天赋、才能和技艺?作家的“黑匣子”里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如果想自学写作,如何无师自通?如果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练习写作,如何相互促进?如果有一个作家班,该如何授课?

    目前,英美国家很多大学普遍开设创意写作学位项目,美国当代作家几乎都获得了创意写作学位,绝大多数知名作家也都在大学任教于创意写作专业。中国的创意写作亟待开展。国内已有大学开始正式招收创意写作硕士,或成立国际写作中心,将作家请进校园登台授课。

    ·《成为作家》

    ·《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

    ·《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

    ·《小说写作教程》

    (2018.8.22——2018.9.14)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单读空间第(二十)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teiftx.html